本年度以来,越城区司法行政系统继续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以“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水平提升”活动为抓手,在疫情防控、依法治区、依法行政、法律服务、基层治理、普法宣传、治本安全等七大类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检视短板缺陷,努力建章立制,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为我区复工复产、“六稳”、“六保”等中心工作添砖加瓦。现将本年度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全员投入复工复产
1、及时响应,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我局第一时间启动各项应急制度,全局全体人员100%参加一线防控,同时派出5名干部驻企,2名党员先锋参加奔跑突击队,涌现出一批抗疫先锋典型。
2、主动出击,开展复工复产帮扶。
印制下发《绍兴市企业应对疫情法务手册》1500册,结合“春风法雨”专项行动,主动对200余家中小企业分六个方面65条进行“点对点”法治体检。
3、组织募捐,凝聚行业爱心信心。
发动全区律师、社区矫正人员募捐,共捐款31万元,口罩3378只,防护面具50个,护目镜1700只,防护服620件等各类物资。
二、扎实推进依法治区,着力建设法治政府
1、加强领导,奠定依法治区组织基础
召开2020年度区委依法治区办办公室第一次会,组织召开区委依法治区办第二次全体会议,制定依法治区办督察实施办法。
2、建章立制,加强依法行政监督
制定《越城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健全审核制度,规范审核流程。推进实现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100%全覆盖,组织开展执法证培训考试445人,为全区依法行政奠定基础。
3、合法审查,加速最多跑一次改革
审核区级各类文件100余件,出具合法性审核意见20余条,完成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系统部门、镇街的推广注册100%全覆盖。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2批次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目前共清理相关事项410件。
三、复议应诉创新拓展,积极打造专家团队
1、“凡议必调”,打造创新工作亮点
创新了行政复议“凡议必调”工作机制,出台了《绍兴市越城区司法局关于建立行政复议“凡议必调”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越司〔2020〕5号),该项目被区、市两级改革办报送省改革办。
2、完善制度,确保工作标准运行
出台了《绍兴市越城区行政复议局岗位职责和管理规定》、《绍兴市越城区行政复议局当事人接待工作规定》和《绍兴市越城区行政复议局案件档案管理规定》等12项工作制度,30余个标准模板,确保工作标准运行。
3、组建团队,发挥专家团队作用
邀请各界专家12名,组建越城区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出台《绍兴市越城区行政诉讼律师遴选工作方案》,遴选20律师组建应诉专家团队,充分利用专家团队提升复议、应诉工作质量。
四、基层治理加快发展,构建矛盾调解体系
1.建强组织体系,推动三级调解组织专业化运作。
加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组织建设,6支专业性调解组织和品牌调解室入驻区级矛调中心,完善“线上+线下”“一窗口、一站式”受理模式,提升调解工作集约化、专业化、系统化水平。
2.完善运行机制,推动调解工作规范、高效。
一是制定贯标工作方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的实施方案》。二是健全多元解纷机制,深化访调、诉调、检调、警调、仲调等“多调联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通过《民法典》多种形式交流培训,开展专职调解员等级评定,大案要案评定工作等工作,提升调解员能力素质提升。
五、法律服务稳步提升,律师队伍建设有力
1、持续深化服务,提升法务效率
持续深化“一窗办、一站办、全城办”服务,来电来访咨询超8000人次,满意率超95%。
2、加强政法一体化,提升“网上办”占比
依托政法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与公、检、法24小时内完成信息接收、审核、指派、反馈工作,公共法律服务承办各类网办案件492件,占全部案件数的80%。
3、开展律师行业教育整顿年活动
对全区600余名执业律师实行业教育整顿,通过教育培训、纪律严查提升整体队伍建设。目前,2名律师被处以党纪处分,1名基层法律工作者、3名律师受到行政处罚。
六、“七五”普法顺利验收,法治阵地建设有序
1、补齐普法阵地建设短板。越城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区级宪法主题公园相继开工建设。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单位软硬件建设有序推进。
2、开展越城特色普法宣传。围绕复工复产、民法典宣讲和构建营商环境等主题,“普法大讲堂”、“师爷说法”不断推出新节目,全年共计举办各类活动47场次,举办宣讲活动59场次,张贴各类海报1200余套,分发折页2万余份。
3、顺利完成“七五”普法工作验收。
通过进一步完善普法守法协调小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能,顺利完成验收工作。
七、社区矫正治本安全,社会帮教力度增强
1、高水平推进新社区矫正中心建设
为推进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矫正工作升级,共计投入改造资金160余万元,重新选址建成1200余平方社区矫正中心,今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2、加大社会力量开展帮扶
与绍兴市职教中心合作,建立了越城区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越城区安置帮教基地,首期53人参训取得初级职业技能证书,持证率达到92.5%。
3、单轨制政法协同一体化办案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与法院、监(所)之间的衔接,共收推送案件191个,推送率达到了83.04%以上。二是建立一体化办案线上线下合作机制,加强各主要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三是设备采购落实财政经费50.49万元,居于全市系统中首位。
2020年度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在2021年度工作中,越城区司法局有以下几方面设想:
一、结合“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司法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工作纪律整顿,提升干部队伍面貌,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等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开展为期一年“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整治”系列活动。二是加大轮岗交流力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2021年度拟开展干部交流轮岗。三是丰富各项组织活动,调动干部队伍热情,筹划开展年轻干部座谈会,所长沙龙,红色基地参观,党风廉政教育等各类活动。
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纵深发展,完善法治制度建设。一是深化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全覆盖工作,细化相关工作机制,以司法所+律所模式构建完善镇街合法性审查模式框架。二是探索建立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时律师征询制度,使决策更趋法治化。三是探索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度,在全区范围内出台首批轻微违反行为免罚清单。四是实施行政诉讼“两高一低”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实施“凡议必调”等工作机制,强化诉源纠纷化解,落实出庭应诉考核、问责、追责机制,争取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得分进位次。
三、打造“法润越城”法治生态圈,形成宏观普法格局。以“八五”普法启动为契机,以构建实践型、服务型普法模式为目标,将社会治理、社会服务有机整合,推进普法供给侧改革。一是构建全社会供给、普法主管部门统筹协调的普法资源动态平衡图谱,实现线上线下精准普法。二是打造“越守法、越精彩”生活服务项目,实现参与普法热情到实体服务落地转换。三是构建中枢普法教育平台,构建“需求—研判—反馈—供给”的互联网新技术普法模式,串联社会力量、群众个体、政府部门普法动态,为生态圈立功技术支持。
四、积极融入“矛调中心”工作格局,开展司法所规范建设。一是积极融入区、镇街两级“矛调中心”工作格局,将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等相关工作内容融合两级“矛调中心”。二是探索工作流程及工作规范,制定工作流程、细则,提升“矛调中心”运转效果。三是开展融入“矛调中心”后“枫桥式”司法所建设,以马山司法所为范本,对司法所硬件、功能、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开展“枫桥式”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五、围绕法律服务精准供给,着力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一是深入推进律师行业扬帆行动,注重青年律师的锻炼培养,为我区“重要窗口”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二是围绕区级中心、重点工作,开发创新法律服务产品精品、亮点式项目清单。三是深化枝叶工程建设,优化农村法律服务供给模式,实现掌上在线服务,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以市场主体法律顾问网格化为基础,用普惠、便捷、精准的专业服务,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