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斗门街道团结带领全街道干部群众,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深刻把握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工作要求,在加强党的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提高生活品质、巩固民生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区域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发展、稳定和谐的良好势头。今年1-9月斗门街道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7.6亿元,同比增长2.58%;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17.68亿元,同比增长35.53%;限上住宿业营业额4732万元,同比增长25.26%;限上餐饮业营业额3252万元,同比增长18%;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4.85亿元,同比增长5.53%。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30837平方米。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业绩,主要有以下七方面成效。
(一)强化转型发展,产业升级质效明显。以全面推进工业全域治理为抓手,试点引路、破立结合,不断提升亩均效益,创新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优化企业挂联形式,实现辖区3亩以上工业用地全覆盖。系统开发街道工业园区全域治理信息化平台,形成全域治理三色图。结合“砺鹰计划”,推进海印数码从传统印染企业转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强化执法倒逼推进。面向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的低效用地开展联合整治。鼓励支持友邦氨纶以新型产业用地为突破口,打造以生命健康、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
(二)强化创新驱动,招商选资成果丰硕。成立招商引智工作专班,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平台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招商项目吸引投资。系统梳理街道闲置厂房资源,尤其是马海片区厂房信息摸排,为马海片区有机更新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推进汽车城二次开发,加速百度自动驾驶项目对接落地,持续更新汽车城产业策划方案,启动空间规划,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三)强化常态长效,城市面貌持续提升。集中整治与常态长效相贯通,持续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纵深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目前,拆除各类违建8.4万平方米。
(四)强化统筹协调,生态环境日趋优美。扎实推进美丽斗门建设,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运用“三个机制”,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2022年1-10月,斗门街道袍江站点PM2.5年平均累计浓度为26.08微克/立方米。依托“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扎实做好“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工作。
(五)强化均衡优质,社会事业更贴民心。通过办好民生“关键小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群众满意率达到99%以上,成功创建市级示范型村级便民服务站点三个。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村社区划管理的意见》,全域划分37个管理区块、124个网格、666个微网格,全面推进支部建在网格上,共组建网格党组织108个,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最小作战单元”。在马海工业集聚区试点建设工业社区,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把党群服务、企业服务有机整合,推动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全覆盖。
(六)强化共享共治,社会大局更为稳定。以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着力点,全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常态化做好禁毒人民战争、电信网络诈骗整治、扫黑除恶等工作,发放宣传资料11万份,入户走访2.3万余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共计检查出租房1600余间,消除安全隐患1万余处。重点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规范运行矛调中心,入驻共享法庭、“八字桥”工作室、环资共享法庭,大调解体系更加完善。除险保安持续发力,5月以来,开展15轮全量风险隐患摸排,摸排风险隐患317个,处置率100%。
(七)强化从严治党,自身建设更加过硬。突出实干实绩,保持“严”的基调,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督考工作专班常态化运行,实现督考与重点工作同步跟进。面对干部队伍建设短板,贯通使用数字化应用场景,实施能力提升、作风整转,首创乡镇干部“擂台赛”。严格执行纪律规矩,深化正风肃纪,以第一种形态处置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