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三个全面”为依托,高效率落实平安维稳任务
紧扣党的二十大关键节点,牢牢树立“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责任意识以及“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风险意识。一是全面压实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开展“除险保安”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月、防汛防台等专项行动,全行业签订安全风险责任书,党的二十大期间,全局职工全员上阵,实行“包干制”、“一对一”管理。今年以来已开展工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500余场次,培训人员9000余人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553条,下发整改通知单575份,停工单25份,全部完成整改闭环。二是全面提升信访维稳工作效能。健全信访矛盾全链条增控减存机制,建立局系统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并按月召开联席会议,百分百化解省厅交办住建领域信访积案38件、区百日攻坚行动信访积案7件,完成5900余件网信电投诉件办理,按期办结率100%。三是全面加快存量危旧房解危速度。积极拓展解危思路,因地制宜制定点对点征收、原拆原件等多角度解危方案。按照今年市对区岗位目标考核任务(15处)的工作要求,超额完成17处解危任务,积极推进剩余3处(省定存量)的解危工作,目前已初步明确解危方式。发现并鉴定存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7处,确认危房4处并均已落实管控。
二、以“三多三提”为抓手,高水平推动行业稳进提质
一是多措并举,提升行业发展活力。高规格举办越城金秋房地产博览会,为市场整体向上发展注入强心剂。1-10月全区房地产销售面积183.8万平方米,销售面积降幅持续收窄,建筑业省内产值增长22.15%,总产值增长15.1%,预计全年总产值超900亿元。二是多维联动,提升行业服务效能。联合多部门,率先出台房地产市场“新政18条”,及时召开“新政发布暨房票政策补充说明会”,回应行业及群众关切问题,购房契税补贴累计受理2713户,补贴金额1898.26万元,落实房企恳谈会6次,解决30余项企业切实诉求。积极走访区内建筑企业,发布全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补充意见》。三是多管齐下,提升行业管理水平。配合“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累计作出工程建设行政处罚决定书16份,创新实施房地产开发企业星级评定办法及房企“白名单”制度,针对重点风险项目落实“一楼一策一专班”,做好动态跟踪,确保实现“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底线任务。
三、以“点线面”为载体,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聚焦特色试点。积极组建网络大城市专班、推进现代社区试点。完成网络大城市建设专班组建方案及工作机制;深化“强社惠民”、城镇社区公共服务集成两项改革地点、分别以府山街道、灵芝街道为试点,发挥党建契约化优势,谋划街道级五邻社、养老服务中心、托育园等惠民工程。二是着眼沿线风貌。深入推动城乡风貌整治、未来社区建设。“越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提前通过省级验收,获评浙江省第一批城乡风貌样板区,新增洋泾湖社区为省级未来社区创建项目,3个场景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基本单元“一老一小”场景名单。三是立足片区提升。扎实做好一揽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按照“流光溢彩、杯水不溢”标准完成43项亚运氛围营造及环境提升工作,实施28个道路建设项目,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9公里,完成海绵城市建设3平方公里、355处农村生活污水标准化运维任务。
四、以“三个加速”为举措,高质量落地民生实事项目
聚焦群众关心的大事小事,着力补齐城市建设短板问题。一是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越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目标任务为43个,截至目前已完工43个,完工率达100%,完工数量全市最多。二是加速拓展保障房覆盖面。满足群众“住有所居”切实需求,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建设筹集2145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任务,新开工人才租赁住房2144间,投用人才公寓4000套,6800多户公房无任何重大事故发生。三是加速打通城市堵点。提前完成越西路朝皇路口等6处堵点改造,新建城市绿道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