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越城标识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深挖文旅资源,提高越城标识度。一是深化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以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为抓手,充分挖掘宋韵文化资源和南宋历史遗存,配合做好宋六陵国家遗址公园、陆游主题文化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陆游祖居、迎恩门宋韵文化街区改造提升等项目。通过打造宋韵越城品牌,深化宋韵生活展、陆游诗歌会、宋韵上元灯会等系列活动,探索宋韵“研学+文创”模式,进一步擦亮宋韵文化越城名片。二是推进文化标识建设工程。以黄酒文化标识为载体,深入梳理重点文化元素黄酒酿制技艺的脉络和机理,挖掘并厘清黄酒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越城特色的黄酒文化标识和黄酒文创产品,固本培元,唤醒和激活黄酒文化活力。探索“文化+创意”发展新途径,推动衍生黄酒奶茶、越酒宴等黄酒文创新形态。三是完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5A景区城创建为契机,健全旅游标识系统、手绘地图2.0,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力争完成1个景区镇、5个A级景区村年度创建目标。
二、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提升越城形象度。一是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政策扶持力度。把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纳入乡村产业发展工作统筹安排,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认定以及质量监管等工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优质农产品政策激励机制,加大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新认定和续展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引导各类生产主体长期稳定从事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二是积极搭建特色农产品展示大舞台。充分运用各种渠道和媒体,加强线上与线下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展示展销和宣传推介,倡导绿色消费,增强广大消费者优种、优品、优质、优价意识,支持参加茶博会、省农博会等展览会,提升我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努力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建立健全生产主体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督促指导生产主体真实、完整地记录生产过程中投入品使用、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产品收获和销售去向等情况。实施绿色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管理,坚持检打联动,强化抽检结果应用。组织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规范提质百日专项行动,依法打击不规范、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行为,切实维护品牌公信力,提升我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内在质量。
三、打造标杆品牌,扩大越城知名度。一是加大特色街区宣传推介。大力改造省级高品质步行街——鲁迅故里步行街,积极引进音乐厅、小剧场、艺术体验、文化创意等业态,推动步行街向特色化、品质化、多元化发展,打响“鲁迅故里”这张金名片。通过增设书店、影院等众多文化消费体验特色店,让迎恩门风情水街成为普通百姓的邻里社交中心、娱乐中心、体验中心、读书中心;同时,争创省级高品质步行街,扩大街区的影响力、品牌力、传播力。加大风越里特色街区和上大路的宣传、推介及招商,突出绍兴古城文化底蕴,吸引更多游客。二是加快智慧商圈建设。围绕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五化”要求,数字化赋能省级智慧商圈试点——金帝银泰商圈的改造提升,通过地图展示商圈范围、商场位置范围、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及道路拥堵等基础服务,便于消费者实时调整轨迹路线,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感。充分利用地铁直达的交通优势,招引更多优质的配套产业进驻颐高物美商圈,丰富商圈业态;聚焦数码城的独有资源优势,做大做好做强数码产业,打造富有特色、亮点鲜明的商圈。三是加强绍兴特色菜肴挖掘。进一步整合提升绍兴菜优质资源,挖掘和打造绍兴菜知名品牌,开展“绍兴菜特色名店”、“绍兴菜金牌名师”、“最具绍兴特色名菜”评选活动,扩大花雕醉龙虾、绍三鲜等诸多美食的知名度、影响力、美誉度,焕发绍兴越菜文化的魅力价值,塑造绍兴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传统美食文化新形象;加强部门和协会联动拓宽“绍兴菜”对外推介模式,做好“名人与越菜”文章,助推越菜走进接待酒店、走进亚运会、走进亚洲国家,推进越菜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