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起步之年。城南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对标区委融入杭甬“双城计”战略规划,牢牢把握高质量之基、首位度之区、新发展之地要求,以区委“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转理念、提标杆、强落实,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各项事业协调并进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现报告如下:
(一)强化党建,夯实基础,“红色”引领成效显著
一是政治建设抓实抓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要求,深刻把握“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街道实际,利用主题党日、机关夜学等载体,组织机关党员、村居(社区)及两新党组织书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举办“跟着总书记学党史”“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等专题学习教育47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六讲六做”大宣讲,累计开展宣讲41场,参与人次达1350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街道对村社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提高赋分比重,加大奖惩力度,切实提升村(居)、社区对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重大舆情应急预案,做好网络舆情风险点摸排,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舆情态势平稳,全年未发生社会影响较严重的网络舆情。
二是党员管理严格规范。严把党员入口关,从严规范党员发展流程,严格落实党员常态化管理,全年培训结业入党积极分子32名,吸收预备党员26名,按期转正党员20名,停止党籍1名,完成党员组织关系转接243人次。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依托“学习之声”小程序平台,组织开展“云春训”活动,累计注册党员2281名,参加党员2266名,活动参与率达99.34%。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发放“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260枚,慰问省市“两优一先”4名,开展困难党员慰问活动139名,慰问金额达11.52万元。按照党员档案“四档”标准,规范整理党员档案162份,高质量完成党员年报工作。
三是基层服务提质增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建“契约化”共建的批示精神,按照“和谐社区共建、文明城市共创、社区教育共担、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以党员社区“契约服务月”为抓手,全面升级契约服务,共计签订契约化共建项目40个,累计发布共建活动624场,参与报名5795人次,发放积分21370分。通过“党建+公益”形式,全年完成“微心愿”认领394个,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300余个。选优配强“三驻三服务”干部队伍,全年共计调整三驻干部4次,涉及调整11人次。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了解村社及企业动态,布置落实民(企)情日记和问题需求工作,累计记录服务手记2727篇,签收问题需求1845个,办结率达99.82%。成立第五片组区域服务团队、华通花园老小区改造服务团队和朝晖路小区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服务团队,共计开展工作会商5场,助力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和电梯加装等问题7件。
四是队伍建设严管厚爱。抓实“一肩挑”后村社主职干部管理“后半篇文章”,对新一届村社主职干部及“两委”成员试行分类分层培训,组织参加首任培训、新苗培训和初任培训等培训活动。抓实各级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监督,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奖金问题、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专项监督检查,坚持正风肃纪常态化,全年开展正风肃纪检查20次、专项监督督查32次,下发督查通报13期,运用“四种形态”问责处置干部27人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实干导向,选派31名优秀干部到农工商楼拆迁第一线,选派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区级专班工作。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提拔、调整的7名优秀年轻干部实施纪工委党风廉政鉴定,并对全体中层干部开展廉政谈话。
(二)贴心服务,稳中求进,经济发展持续回暖
一是经济指标增幅明显。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19.6%;限上批发业销售额78.6亿元,同比增长45.1%;限上餐饮业营业额3029万元,同比增长55.1%;限上零售业销售额6.31亿元,限上住宿业营业额2280万元;建筑业总产值157.3亿元,同比增长25.2%;建筑业省内产值53.2亿元,同比增长38%;商品房销售面积1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2亿元,同比增长42.5%;技改投资595万元,同比增长4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5%。主要经济指标考核位列全区第5位。
二是产业发展形成特色。用好城南新乡贤平台,推进同创医学等项目建设,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鼓励耀锋动力、李氏纺织整合优势资源,做大产业蛋糕。随着清风汽车生活广场即将开业,华颐商贸综合体的全面施工,城南“城市新封面”初现端倪。经过几年的努力,辖区产业格局已发展为多种经济模式并存的新业态。
三是安全生产扎实到位。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暨“遏重大”攻坚行动、“护航建党百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落实人口密集场所、沿街店铺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和安全用气专项整治,检查发现隐患237处,已落实整改224处。开展辖区工矿企业核实工作,完成普查198家。
四是服务企业保障有力。依托城南商会,增强辖区企业引领力和凝聚力,共计召开交流会议5次,开展共建活动7次,慰问社会组织2家、困难群众20户。商会平台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开展健康体检、党史学习教育、结对共建、专题培训、清廉民企创建等服务,荣获了全市“四好”商会、全区唯一“亲清直通车”商会等荣誉称号。
(三)统筹安排,全速推进,重点工作高效保障
一是土地管理扎实推进。成功征收市立医院北侧地块、文理学院南山校区周边地块和玉山路西延工程项目地块,累计征收土地242.6亩。顺利出让蔡家江路北地块土地103亩,总价达16.77亿元。加强耕地保护工作,调查耕地198处,整改“非农化”耕地45处。有效化解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投入80万元完成九里法印寺地质灾害点治理。开展“大棚房”专项整治,共计整治3处,完成设施搬离及垃圾清理,硬化场地均已恢复耕种。
二是拆改工作持续推进。完成凤凰村、庄里村拆迁确权确户等前期工作,拆迁丈量评估334户约10万平方米。完成横桥凤凰山剩余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化解拆迁历史遗留问题30余个。启动城南片区5号地块(临江雅苑北侧)绍兴梅里羽绒厂拆迁工作,实现智慧高架二环南路段(城南区块)农工商仓住楼33户、4357.58平方米征收工作100%签约腾空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念亩头居、横桥居、南山头村及蔡家江村拆迁户择房安置工作,共计安置1260套。
三是小区改造稳步推进。开展1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325幢约6600户居民,投入资金6.1亿元。目前华通花园等一期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5%左右,城南新村等二期工程进度也已过半,预计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工。投入资金约1亿元实施46个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工程,完成11台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
四是民生项目深入推进。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9家、养老机构阳光厨房2家、社区互助睦邻点1家,实现全国养老服务系统管理全覆盖。开展科普专项行动,11个老年电大教学点共计培训717人次,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精神生活。开展帮扶慰问活动,走访慰问各类困难群众170人次,发放慰问金8.93万元。指导做好社保事权下放工作,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93%,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91%。做好就业摸排帮扶,受理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登记248人,受理社保补贴申请1490人次,补贴金额达710万余元。
(四)重拳出击,刚柔并济,环境面貌优化升级
一是“城乡管理”全面深化。持续推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治销号1525处,满分通过上级督查考核,劳家葑村、和平村还被评为市级垃圾分类准确村。推广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完善垃圾分类“两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入垃圾分类亭56个,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参与率达95%,阳明社区成功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全力做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累计清理堆积物1200余处。迎检期间,发动党员和志愿者开展专项督查行动,累计现场劝导700余人次,督查整改问题500余个。
二是“蓝天保卫战”势头不减。做优扬尘治理,推广自动冲洗、雾炮除尘等防尘新技术,推广安装扬尘监测系统,管控技术实现扬尘治理和动态监管相结合。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检查,整改问题550余处,处置违规行为37起,累计罚款26.5万元。严管“偷排乱排”行为,安装餐饮行业24小时实时监测系统,重点监测镜湖路13家小餐饮油烟排放,并加强日常巡查和整治,处理污水违规排放事件1起,处罚露天焚烧80余起。
三是“零直排”创建成效明显。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开展碧水行动及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排查整改涉河问题155个,清理地笼400余只。开展高立社区华通花园内河、风则江河道溇底段清淤整治,完成坡塘江高立段坍塌河岸修复工程,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辖区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四是“三改一拆”严控严管。重拳出击,铁腕整治,巩固“无违建”创建成果,全年拆除各类违建2.75万平方米,完成区既定目标任务数的105.81%,拆后利用率达100%。深化问题点位排查整治工作,完成繁荣、劳家葑、庄里等村废品收购问题及凤凰垃圾中转站问题整改。
(五)迎难而上,精密智控,社会治理稳定有序
一是疫情防控有力有效。面对突如其来的上虞疫情,快速搭建四级防护网,划分落实微网格,累计摸排涉疫人员1万余人次,管控重点人员915名。科学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设置检测点26个两轮检测样本14万例,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特殊群体上门检测服务,共计上门1000余人次。多种渠道推广宣传防控措施,启用无人机巡回宣传最新疫情防控公告和防护知识,悬挂宣传横幅300余条,发放张贴倡议书和疫情防控公告9000余份,制作歌曲《绍兴速度》唱出一线故事。多方联动共抗疫情,联合新乡贤理事会、城南商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收到各方捐赠资金69万元、防疫物资11.5万份。
二是信访维稳措施严密。落实重大活动维稳措施,多对一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工作,成功实现响应期间“京杭嘉不去人,城南人不出事”目标。狠抓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推进信访件2211工作流程办理,累计办理4956件次。开展信访积案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拆迁类信访化解率93.55%,中央、省重复信访化解率100%,市级信访积案化解率92%,圆满完成攻坚季目标。
三是平安建设大力推进。做好禁毒、反邪教、反恐、反电信诈骗等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涉毒人员信息采集594次,处理涉邪人员2名,举行反恐、反诈宣传活动,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及枫桥式全民反诈小程序,诈骗犯罪案件同比降低23.03%。
四是网格管理有效提升。落实网格化管理,完善“四个平台+全科网格”工作模式,总结运用防疫期间志愿者发动机制,调整工作方法、工作手册及考核办法,切实提升网格人员工作水平,全年累计上报流转事项5544件次。通过“人人契约”方式,建立平安志愿者人员库及调配机制,有效发动基层平安志愿者7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