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总结>工作总结
索引号: 11330602002582569c/2022-89676 组配分类: 工作总结
发布机构: 陶堰街道 发文日期: 2022-07-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陶堰街道2021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07-13 09:53 浏览次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是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开局之年,是越城区全力建设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区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街道工委的监督支持下,街道办事处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扎实开展“八个首位度”提升工程和“三个年”行动,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完成街道第一届民主议政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实力陶堰、美丽陶堰、平安陶堰”建设。2021年,街道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77万元,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着力聚焦产业升级,跑出了经济发展的“陶堰速度”。面对疫情影响下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街道办事处始终坚定不移抓项目、挖潜力、兴产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1.72亿元,增长17.55%,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1.44亿元,增长40.03%,限上零售业销售额6.9亿元,增长0.38%;自营出口13.71亿元,增长27.12%;建筑业产值实现三个翻番;电子、针织行业工业技改总投资超过7000万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坚持特色农业科技升级,数字化打造智能水肥综合管控,成为全省水稻灌溉首个智能系统,粮油产业农合联被评为全省第二批“产业农合联”,成立全区首个区域性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并获省级认定。高质量完成粮食增产保供任务,粮食播种面积2.2万亩、油菜播种面积1500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扎实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全年共完成整治任务1395.3亩。紧盯招商选资一号工程,成功引进单体协议投资规模总额2千万元与1千万元(含)以上项目各1个,丰田汽车4S销售店顺利落户,为东方汽车城逐步形成新兴汽车产业集聚起好头、迈好步。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检测中心实现提档升级,集汽车销售、汽修汽配、检测办证为一体的车辆综合服务产业链逐渐形成。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进动能转换,宣示了改革创新的“陶堰决心”。突出产业转型不动摇,腾退出清“低散乱”企业15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家,“零土地技改”盘活闲置厂房1.5万平方米,旧厂房改造3500平方米,产业品质不断提升。重点聚焦科技创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新增上云企业13家,新建5G基站18个,建成1个省级商贸发展示范村,实现规上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R&D经费支出1.03亿元,完成率103.36%,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39亿元,增长22.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68亿元。大力发展新兴旅游产业,相继举办陶堰湿地油菜花节、蓝莓节等系列农事节庆活动,推出水乡陶堰全域旅游手绘地图,打造红色故居研学游、休闲农庄康养游、古老运河观赏游等三条沉浸式乡村旅游路线,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受到新华社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30余次,“东鉴湖·水陶堰”的知名度进一步打响。

一年来,我们着力改善城乡风貌,描绘了宜居宜业的“陶堰画卷”。街道精准定位“精品村、品质城”打造,积极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乡村振兴初显成效。基础设施更完善,24个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基本完成;3条通村道路、2条集镇道路完成提升改造,4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启动提标升级,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顺利完工。美丽乡村更宜居,街道顺利通过省级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达标验收,成功创建市级3A级景区镇和市级垃圾分类达标镇街,顺利完成1个3A示范村,2个五星达标村市级创建任务,农村人居环境连续五个月在全区月度考核中排名靠前,三次获得全区小组第一,一次获得全市考核镇街排名第一。生态治理卓有成效,全域推进“蓝天保卫战”、“五水共治”等行动,街道全年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势头,河长制工作全区排名第四,新增绿化面积近3万平方米,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工程和各村土地复耕项目顺利完工。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内设机构批复、专业人才招募等基础性工作,并取得总规和详规发布阶段性成果,启动区块项目已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河道清淤15.6万方,种植水生植物4万平方米,建设区内2082亩土地完成流转工作。

一年来,我们着力解决急难愁盼,彰显了民生为先的“陶堰情怀”。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八大民生实事工程顺利完成,群众交通出行条件、健康服务水平、人居生活环境显著提高。“三驻三服务”取得实效,各级党员干部累计走访困难农户423人次,现场排解一线问题1256个,48家企业完成“春节留绍”补贴申请。全力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41%,残疾人员信息实现动态采集与管理,无障碍改造成为全区试点;低保、低边、特困等重点人员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街道敬老院、卫生服务中心、村居卫生服务站全部实现提标改造,城乡居民健康体检中新增DR(观测肺部、胸膜、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病变)、AFP(早期筛查肝癌的敏感指标)、CEA(检测消化系统的指标)等项目检测,累计受益5762人。堰商教育基金持续发挥优学重教作用,浔阳小学异地新建工作有序推进。扎实推进街道武装部和村级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完成市“双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117名适龄青年完成兵役登记,登记率100%。文化阵地建设有力推进,新建泾口村、金墅村文化礼堂,升级白塔头智慧礼堂建设,修缮提档邵力子故居、陶成章故居展陈,更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布展,全年举办“我们的节日”等各类文体活动50余场。

一年来,我们着力创新治理体系,拿出了和谐善治的“陶堰方案”。深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大平安”理念,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大力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率先试点“浙里兴村共富”场景应用,实现村居干部考核过程性量化、重大事项全流程监管、乡村振兴业绩可视可查,“兴村共富雷达图”模块在全市推广中贡献经验和亮点,在2022年3月底全市试点镇街七项评价指标排名晾晒中,街道6项位列全市第一。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扎实推进“两减一创”专项行动,加速推进资源整合、职能融合和力量聚合,积极处置土地整备、城镇更新等领域信访维稳问题,市、区两级重点督查件化解率100%,政务热线指数全区第一,重要节点赴省进京信访实现“零登记”。加速推进“平安陶堰”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效处置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村级法律援助网络实现全覆盖,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持续发挥作用,乡村法治化建设稳步推进。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联合开展消防安全执法行动13次,检查企事业单位32家次,发现涉爆、涉危隐患11处,已全部落实整改。打击取缔“三合一”场所共3处,停业整顿企业3家,技改厂房2家,实现亡人火灾、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

一年来,我们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凝聚了创先争优的“陶堰力量”。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政府系统党的政治、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防腐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人大代表、议政会成员开展视察和调研工作,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议政会意见建议办复率均为100%。聚焦“七张问题清单”,切实履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深化“1+X”专项督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清廉村居建设覆盖率达81.82%,创建村监委、监察联络站示范型3个、合格型8个。充分应用基层公权力监督平台,全年累计开展正风肃纪行动40次,检查单位148家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9人次。常态化开展“一肩挑”交流赛比、村(居)擂台比武,推出乡村振兴领雁指数和先锋榜,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班子队伍的向心力、年轻干部的战斗力、村居干部的执行力显著提升。

去年底,面对陆续出现的两例阳性病例,街道坚决贯彻省、市、区政府工作部署,在党工委坚强领导下,迅速响应、迅速部署、迅速推进,第一时间启动战时体系,第一时间落实人员管控,第一时间扑灭零星疫情,第一时间驰援全区防疫,以硬核管控力跑赢疫情传播力,做到风险零外溢、医护零感染、隔离零脱管、小门零失防,成功打赢阶段性疫情防控遭遇战保卫战歼灭战。这期间,街道涌现出一大批感人事迹和先进典范,12名同志获得市级及时性表扬,6名同志获得区级表扬,街道抗疫过程被央视新闻、新华网、浙江新闻客户端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近20次。


信息来源:陶堰街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