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总结>工作总结
索引号: 11330602732402662H/2022-89691 组配分类: 工作总结
发布机构: 区教体局 发文日期: 2022-07-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越城区教体局202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07-13 10:59 浏览次数: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的支持指导下,越城区教体局按照全年工作思路和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制定并落实各项工作方案,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顺利推进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初步基础。特殊教育特色发展、教育体育融合发展和党建思政齐头发展等的做法成效,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信息专报中刊出,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市交流推广;成功举办国际象棋男子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等重要赛事,竞技体育奖牌数位居全市第一。

一、加强党建引领,确保正确方向

1.贯彻落实政策文件精神。召开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学习领会中央、省委教育类重大文件决策精神;审议讨论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中小学招生办法、新校开办、“双减”工作落地等重要事项,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在越城教育发展中管方向、谋大局的作用。推进18位区领导和71位区教体局机关干部联系学校制度,掌握学校发展情况,协助解决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重点培育6所试点学校,把好学校发展方向。

2.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设以“初心、担当、传承”为主题的“九个一百”系列活动载体,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强大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完成百名党员宣誓词、百个心愿集中领、百名党员话传承和百幅书画颂党恩等大型活动,2302名党员参加活动,并为学生捐出圆梦资金10余万元。组织17名优秀党员教师,成立教体系统党的理论宣讲队——筑梦队宣讲团到基层学校进行义务宣讲。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推评10个教体系统十佳基层党建品牌,向全区各校推广党建工作经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打造教体契约化党建品牌,按照“和谐社区共建、文明城市共创、教育实践共担、教育资源共享”原则,以“四点半”学校为服务载体,开展“百支队伍齐履约”活动,将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为民服务中,涌现出一批省市优秀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

二、加强资源配置,确保教育公平

1.优化网点布局。落实《越城区行政区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古城教育资源挖潜并向古城外辐射、拓展,迪荡中学、育才学校等10所学校完成新(改、扩)建并投入使用;鉴湖街道中心幼儿园阳光里园区等3所幼儿园开办;稽山初级中学、站前小学等9所学校均按照计划进入建设、装修等环节;凤林小学等4所学校新(扩)建工程顺利启动。

2.优化办学机制。深化教共体、集团化办学机制,制订出台《越城区城乡教育共同体(教育集团)考核方案(试行)》。采用“名校+新校”的办学模式,高起点开办北海小学梅山校区等5所新校。新增10对教共体学校、5对区域内“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促进城乡学校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提升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水平。制定印发《关于推进2021年初中学校提升培优行动的通知》《越城区初中教育提质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在6所初中学校开展提质行动试点和在12所学校开展分层走班教学。启动实施《越城区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第四轮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健全保障体系,全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3.优化一体发展。重点推进农村幼儿园提质行动,研究出台《提质二十条》实施方案,并同步制定提质“一园一案”;进行合作共建网格化区域管理,点对点开展农村幼儿园保教工作和课程建设专项指导;组建由城区公办园业务园长组成的专家组,对重点薄弱园所进行帮扶指导,制定分步整改方案。建立“越城区民办幼儿园评估管理信息系统”,健全运行体系,提高民办园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建好特殊学校优化基础保障、组好特教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做好特色教育深化个性服务三项举措,形成越城特殊教育特色品牌,经验做法先后在省政府和省委信息专报刊出。关注关心贫困学生,联合区民政局等7个部门制定出台了《越城区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办法》,截至目前完成各类资助认定审核3100余人次。

三、加强教育管理,确保育人质量

1.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开展班主任基本功比武、少先队思政微课比赛等活动,163名班主任参加,3人获市级一等奖;开展区级“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评议审定111名区级“新时代好少年”;成立红领巾宣讲团,推出6条红领巾研学游精品路线;完成暑期社区实践活动,组织活动640余场,参与人数14000余人次。培育红润童心思政教育、“越台名士”学校文化、“以一带全”五育融合3张金名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红润童心思政教育经验做法在省市专报信息中刊出。深化“体艺2+1”项目,提升“一校一品”学校特色,开展全区中小学艺术节活动。深化劳动教育,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劳动意识和习惯。

2.落实“双减”,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整治,推进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和“营转非”工作,规范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制订学校课后服务和严禁教师有偿补课等文件,进一步优化“五项管理”,做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课后服务、强化“五项管理”与“双减”工作整体融合、同步实施、一体推进。全力抓好课后服务,全区中小学全面启动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课后服务充分体现选择性,学生家长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自由选择托管时段;学校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课后服务,推出个性化服务菜单供学生选择,做优做精课后服务工作。

3.深入一线,推进质量提升。定期推进每月教育教学主题视导工作,通过进校园看环境、进课堂听教学、进会议室看资料听汇报等,逐点逐校进行把脉问诊、交流指导。组织教研员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围绕教学改革重点,探讨教学策略和路径。完善“教科研管理条例”“教科研学术规范管理条例”,强化课题“规范申报、开题论证、结题评估、结果运用”等工作,发挥科研改进教学、提升质量的作用。

4.主抓课程,推进终身教育。适度调整课程框架,整合各类资源开设品牌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成人教育、老年人教育等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课程,编印分发《2021年越城区社区教育学习指南》9000余册,设计提供课程2540门。创新“百姓思政课程”,组建思政宣讲团进入社区“方言”宣讲,深受百姓欢迎,省市区级媒体争先报道。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更新发布2021全区市民终身学习品牌地图,提升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水平。创新青少年校外教育项目,增设媒体素养提升行动进社区活动。

四、加强治理提升,确保高效运转

1.管理体系得到强化。顺利完成沥海街道教体管理体制划转承接工作,完成实地调研、工作融合、活动开展等事项;完成对70多所学校、302名领导干部进行任期考察事项,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修订完善2021年度学校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学生体质健康、近视防控、师资培训、教育生态指数等方面考核评价。指导16所学校进行第五批市现代化学校创建(尚未正式评估),第二批省现代化学校创建中8所学校均进入省评估验收阶段;顺利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抓好指标落实工作;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中小学体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和“五项管理”等专项督导,促进规范办学、优质办学。

2.队伍素养得到优化。大力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严格执纪问责,开展专项检查29次,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氛围。持续深化“三名”工程,新增22名名师,完成首次“三名”人才个人年度考核;成立102个名师工作室,覆盖中小幼各学段,带徒808人;面向区内外公开选调13名名优教师;新认定76位区级教坛新秀。在常规培训同时,开展两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加强年轻干部(人才)培养,对40周岁以下的副校级领导和35周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多频次、高质量集中培训。

3.运行效能得到提升。持续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要求与教育教学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培育指导3所学校进行“清廉学校”示范点创建,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推动全区教体系统“清廉学校”建设有亮点有成效。严格执纪问责,开展正风肃纪行动,查处27人;完成一直属事业单位区级巡察整改工作。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开展“防溺水”等6项重点安全教育;创新构建智能安全校园系统,推进“智安校园”项目建设,实现全区各校全覆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发现隐患75处,及时跟进整改工作。深化数字化集成改革,建设20余项教育教学和管理数字化应用项目。

五、加强体育工作,确保体质健康

1.学校体育特色明。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认真安排体育大课间活动等,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推进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要求,按“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步程序,扎实推进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举办田径、国际象棋、跳绳、乒乓球、游泳、足球等15个特色项目竞赛活动,学生全员参与。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作为学校体育重点工作来抓,与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内容、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内容“三结合”,确保测试项目练习常态化。

2.竞技体育影响大。投入50万元资金,组建浙江省国际象棋青少年后备人才基地;圆满承办2021年国际象棋男子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获得好评。以越城区运动员为主的绍兴市队,夺得2021年浙江省排球冠军赛男子乙、丙组和女子丙组冠军,越城区队更是囊括了市锦标赛全部8项冠军。市区本级游泳在训运动员多达近千人,遍布各校,2021年市青少年锦标赛再夺63枚金牌,再获团体总分第一。组队参加市青少年排球、羽毛球、游泳、足球等22项青少年锦标赛和市中小学生足球、排球等2项联赛,共获得市青少年锦标赛金牌273枚,银牌172枚,铜牌132枚,保持金牌数全市第一;省级青少年竞技体育金牌达40.58枚、首获全市第一。

3.群众体育基础实。加快数字体育改革,全区现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已纳入“浙里办”全民健身地图,100%提供导航、查询功能;完成首批百姓健身房等共计35个公共体育设施智慧化升级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区体育中心智慧化场馆提升工程等。完成31个省市级体育类民生实事项目,完成30余处健身设施新(改)建项目。完成2020年度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申报工作,全区13家体育企业申报补助239.56万元;全年我区人均体育消费达到2500元。开展群众体育赛事155场,参与人员达20000余人次。举办越城区国际象棋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和“体医融合”2021年越城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255名学员新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

 


信息来源:区教体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