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组织机构>区政府部门(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06023077682840/2025-85298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区生态环境分局 发文日期: 2025-06-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对区人大十届四次会议第17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 06- 25 11: 04 浏览次数:

张兰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水生态系统治理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由水污染治理为主转向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协同治理,构建“三水”统筹治理、人水和谐共生的水环境保护新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有效保护和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近三年,我区25个县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比例保持100%。近日,我区第三次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最高荣誉“大禹鼎”。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是全面推进水生态治理。坚持系统治理理念,全面推进水生态治理,累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开展水生态治理项目近70个,全力构建全流域一体的水生态治理体系,一大批河湖水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象。其中,蜻蜓池“水下森林”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分论坛首批典型案例,浙东运河(越城段)入选第二届浙江省“最美家乡河”。

二是全力开展水环境保护。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河湖“四乱”整治,拆除涉水违章构筑物、建筑物,河湖岸线得到有效管控。开展地笼整治行动,维护水体生物多样性。实施河湖清淤,制定清淤轮疏计划,落实资金保障,累计清淤约150万方。依托浙东引水、曹娥江引水、古城内河引水活水工程,积极协调市级部门,实施生态配水,加强科学调度,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增强水体流动性,提升河湖水质。     

三是全域实施水污染治理。坚持水岸统筹,全域开展水污染治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管控,以总氮治理为抓手,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使用化肥。探索渔业养殖尾水处理,建设生态拦截沟,全力削减农业污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实施“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建设,深入实施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加强雨污管网日常巡查和维护,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改,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入河。

四是全方位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开展“碧水”系列专项行动,加大水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紧盯易发点位、关键地段水环境隐患。对辖区内河湖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排查-隐患发现-追本溯源-整改治理”工作机制,通过“截污纳管+生态拦截”组合拳,2024年累计消除水环境隐患400多处。

下步,我局将联合部门、镇街,坚持“系统治理”“水岸同治”,全面推进水生态治理,进一步深化污染物源头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再创治水新佳绩。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开展生态治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水生态治理相关组织、工作、责任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后续维养,系统推动水生态治理由点向面延伸,由单纯治理向综合性区域开发提升,力争形成有越城辨识度的水生态治理品牌。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开展污染治理。加强统筹谋划、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各谋所长,形成污染治理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化生活污水的截污纳管,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入河。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水环境保护。

三是强化多措并举,持续改善水质。多渠道筹措资金来源,保障水生态治理及后续养护。畅通信息渠道,加强技术支撑,邀请专业机构指导、参与我区水生态治理工作。通过系统治理和科学施策,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不断擦亮稽山鉴水“金名片”。

联系人:朱栋奎    

联系电话:85117960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越城分局

2025年6月24日


信息来源: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越城分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