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平衡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治气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我区以“精准治气、服务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全区PM2.5年均浓度降至29.5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第4位(北四区第1位),改善率居全市首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4天,创近五年最优水平。二是生态经济实现双赢。坚持区域协同治理和污染源头防控,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开展“全员行动·百日攻坚”专项整治,累计淘汰“低散乱污”企业147家,全年全区GDP增长5.9%,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推动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二、正视问题与不足
当前我区正处于绿色转型的“阵痛期”,提案中指出的“环保政策执行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绿色转型成本高”等问题,正是我们需重点改进的方向。具体表现为:
(一)应急管控对企业生产的短期冲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有效减缓空气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期间需采取临时停限产措施。此举导致部分企业因连续性生产中断而面临订单交付压力,并增加了企业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
(二)治理成本攀升加重企业成本压力。为减轻臭氧污染,提升工业源VOCs治理水平,区生态环境分局大力推进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整治,指导企业按要求完成VOCs治理设施合规性改造。然而,治理设施改造需同步提升技术、资金、管理能力,部分企业由于缺乏专业技术、资金紧张、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短期难以消化新增成本,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三、下一步工作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局将结合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及越城区实际,重点做好以下改进措施:
(一)严格规范涉企检查,优化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涉企行政检查的“五个严禁”“八个不得”要求,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全面推行“检查码”入企核验机制,严禁无依据、超权限、超频次检查。依托数字化监管平台,优先采用非现场检查方式(如在线监测、数据共享),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对信用良好的企业纳入“无感监管”清单,实施差异化监管。
(二)强化政策协同支持,降低转型压力。联合相关部门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重点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环保技改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多元化资金支持,简化审批流程。探索排污权指标区域调剂机制,推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减排增效。
(三)深化技术帮扶与长效服务。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环保管理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精细化管理能力。依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及省级专家团队力量,入企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同步开设线上“环保服务直通车”,实现企业诉求快速响应。
(四)完善政企沟通与动态响应。建立动态政企协商机制,根据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精细化调整应急管控措施,优化管控方案。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主动听取企业对管控政策的意见建议,促进管控要求与企业发展需求有机衔接。
衷心感谢您对城市环境治理的关心与支持!大气污染防治与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体双翼”。我局将以您的建议为行动纲领,持续完善“精准治气、服务惠企、科技赋能”三大体系,全力打造“美丽越城”生态示范高地,为建设宜居宜业幸福越城提供坚实保障。
联系人:段龙乔
联系电话:0575-88131130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越城分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