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总结>工作进展
索引号: /-00000 组配分类: 工作总结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4-04-21
公开方式: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越城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4- 04- 21 11: 15 浏览次数: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坚定发展,转变作风,强化基础”的工作基调,着眼稳中求进、转中求进、好中求进,扎实推进“三区”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

  过去一年,我区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三产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科技创新带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与此同时,从国际国内宏观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人民币继续升值,经济增速回落;从全区来看,制约工业经济增长的重大要素制约未出现缓解趋势,电子商务冲击传统消费模式,企业家投资创业热情降温,全区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目标

全年完成

实绩

增速

统计口径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9%

287.32亿元

增长6.0%

  实际管辖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

区生产总值比重

72%以上

73.2%

增加1.2个百分点

  实际管辖

公共财政收入

增长8%

10.99亿元

增长15.1%

  实际管辖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2%

114.99亿元

增长12.0%

  在地

外贸出口总额

增长6%

18.33亿美元

增长6.7%

  实际管辖

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

增长13%

180.55亿元

增长7.5%

  实际管辖

万元工业增加值

能耗

 

下降18.5%

  在地

化学需氧量

排放量

 

尚未核定

  行政区域

二氧化硫排放量

 

尚未核定

  行政区域

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增长10%

37881

增长9.6%

  行政区域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

增长11%

20873

增长10.8%

  实际管辖

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3.2%以内

2.9%

  实际管辖

人口自然增长率

控制在3.90‰以内

1.21

  实际管辖

  (一)经济增长稳中有进

  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稳中有进。

  农业经济稳生产。全区粮食播种面积7.13万亩,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基本实现畜禽养殖规模化,全年生猪出栏量5.53万头,同比增长16.7%;渔业产量4200吨,产值1.0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2.2%。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平稳,企业产、销、利分别达到8.12亿元,8.17亿元和7721万元。农业综合区改造提升完成投入5985万元,皋埠新桥吼山等4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建设。

  工业经济稳着陆。传统服装、纺织类企业遭受重创,全区13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0家,亏损面达到23.1%;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4.4亿元,同比下降9.4%;工业用电量4.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5%。加强经济监管和企业服务,全区经济生产和用工情况总体保持稳定。着力推进工业项目,提升全区工业经济质量,中实钢结构二期、叶脉通用线缆等5只区级重点项目圆满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三产经济稳发展。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8.11亿元,实现限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242.46亿元,服务业投入(不含房地产)35.49亿元,同比增加34.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3.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单体总投资80亿元的绍兴动漫产业基地项目完成签约并进入前期工作阶段,金帝·银泰城、富邦玛凯龙国际家居装饰广场转型提升、鑫州国际大酒店等一批超亿元服务业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99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农业投入1.17亿元,同比增长50.2%;工业投资8.11亿元,同比下降29.9%;三产(含房地产)投入105.71亿元,同比增长17.0%

  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8.74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8.33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1.7%80.2%,对全区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80.8%

  财政收入增幅明显。着力发展税源经济,积极培育、多方争取和挖掘税源,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全区实现公共财政收入10.99亿元,完成预算的107.5%,同比增长15.1%。税收收入10.38亿元,同比增长16.9%

  (二)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我区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有关政策的意见》、《越城区印染产业整治提升方案》、《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

  “机器换人”扎实推进。引导和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快实施一批技改项目,设备技术投资5.01亿元,非纺产业完成投资7.46亿元,占比92%

  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全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只,完成投资1.53亿元。全年实现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产值36.82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的32.2%

  科技创新卓有成效。越城科技创业园成功开园并引进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科技中介、服务外包5大产业45家企业入驻,一期入驻率达100%;振德医用敷料研究院成为我区首家省级企业研究院;成功建设辉达养殖、耀锋科技2家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启动省级知识产权区域创建,深入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清零”行动,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689件,授权量1398件。

  节能减排有力保障。树立循环发展理念,绍兴益生砂浆技改等8只项目列入市循环经济“850”计划。全区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8.5%,规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下降22% 。淘汰落后印染产能6350万米、落后织造产能5105万米和节约标煤5.53万吨,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27%170%307%

  城郊农业长足发展。全区农家乐休闲旅游点(村)累计达到25个,总面积9015亩,已累计完成投资1.99亿元,全年接待游客86.9万人次。

  (三)重大项目克难推进

  浙(越)商回归项目顺利推进。全面加强浙商回归工作的政策引导、平台支撑和服务保障,科学制定《越商回归三年建设计划》,摸排全区投资大、质量高、符合产业导向的回归引进项目编制越城招商手册《回家的路》,大力推介全区投资项目。全区共引进浙(越)商回归项目11只,协议总投资40.48亿元,省外及市外省内到位资金8.9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8.4%。

  重点项目全力推进。落实重大项目区领导联系制度和职能部门“一对一”协调服务制度,并对部门镇街进行捆绑考核,全面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全程服务、进度督查、问题协调,合力推进各类重点项目。2013年全区计划实施各类重点建设项目78只,比去年增加16只,全年完成投资44. 43亿元。

  产业类项目有序推进。40只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30.90亿元。其中一产项目3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8.6%;二产项目5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4.7%;三产项目32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3.6%

  (四)新型城区管理更优

  区容区貌稳步提升。全区动员、贯彻全年的“洁净越城”活动带动全区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环卫管理无缝对接,82个行政村、60个城市社区、287万平方米道路清扫保洁和51.7万平方米绿化带保洁、33条(段)道路洗扫一体化作业、166个小区收集点垃圾机械化清运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43条(段)农村道路实行三级路长制。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顺利完成叶家堡组团、伟联组团安置;横桥凤凰山组团、塘下赵组团房建工程主体基本结顶;完成花园新村、昌安新村等16个老小区整治项目。城乡建设秩序有力维护。全区拆除违建58.05万平方米,完成市定指标的145.10%。农村人居水平不断提升。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 2001户(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33.4%;今年新开工1882户(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56.8%;打造西桐精品线和吼山、坝内精品村,初步建成市区首条“景观骑游线”和“绿道体验带”。

  (五)民生保障着力改善

  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区财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支出10.08亿元,占总支出的81.1%。其中拨付教育资金5.3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7846万元,医疗卫生资金8231万元,支农资金2941万元。

  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制定《越城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20132020年)》,优化网点布局。投入4.27亿元推进皋埠镇中学等6所校舍新(改、扩)建工程,鲁迅小学和畅校区和三川小学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重视学前教育,投入约1.92亿元提前完成列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37个建设项目。深入开展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省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90.7%,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群众文体蓬勃发展。启动“文化大礼堂”建设工程,全区10个村完成提档升级;15个市级文化惠民项目通过市级验收;成功举办社区元宵灯会、“绍兴港杯”农民龙舟赛等群众文体活动;在省第二届体育大会上取得90个县(市、区)参赛代表队中第六名的好成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趋完善。完成皋埠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北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3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省级规范化中心,市级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实现全覆盖。全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达到10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在93%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1‰。

  “全面就业”落实到位。推广创业街区建设,实现新增创业店铺213家。创建充分就业村居,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4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民政救助全面规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470元调整为520元、370元调整为450元,城乡低保平均补差水平高于省、市标准。全区在册低保户1390 户、2292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195.82万元;开展医疗救助611人,调查核实发放医疗救助金307.62万元。养老体系日趋健全。128名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政府补贴购买养老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提高补贴服务标准。2013年,我区还圆满完成了行政村和城市社区换届工作,取得省级平安县(市、区)“八连冠”的佳绩。

  在过去一年,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但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经济运行方面主要表现为: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和资源、治污、用工等成本回归理性的大背景下,保稳定、保增长的目标任务日益艰巨,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增速未能达到年初的预期目标;传统工业企业、自营出口企业、星级住宿餐饮企业生存状态堪忧;社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为:社会服务管理现状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管理精品区”的目标尚有一些距离;农村群众衣食住行医教娱与“城乡一体先行区”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宜居示范区”的目标尚有较大距离。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发展中努力予以解决。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预期目标

  2014年是越城区立足新区域、谋划新发展的起跑之年。根据区委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2014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围绕“三区”建设总目标,加快推进以拆迁改造为重点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以提升精细化水平为标准的城市管理,加快推进以平安创建为龙头的社会建设管理,加快推进以转作风、提效能、强基础为抓手的党的建设,努力争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长1个百分点;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外贸出口额增长7.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21‰以内。

  上述预期目标的确定既考虑到新区域八个镇街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支撑条件,同时也考虑到与全市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保持衔接。现对主要预期目标作出如下说明:

  (一)生产总值增长8%。全市增长目标为8%。我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仅6.0%,与各县(市、区)有较大差距。预计明年我国的经济基本面向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但是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实现生产总值快速增长难度较大。考虑到区域调整后我区需要在今后发展中突出绍兴大城市的核心地位,必须尽最大努力维持适当的增长速度。

  (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长1个百分点。区域调整后,全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支撑,第三产业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是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要突出重点抓好现代商贸发展和新兴服务产业培育。

  (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与全市增长8%的目标保持一致。进一步抓好税源经济发展工作,挖掘我区税源的突破点与增长点。紧扣行政区域调整,积极争取有利于我区发展的财政新体制,努力争取区级税收征收管理权,进一步提高我区财政保障能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全市增长目标为12%,在政府投资项目、重大服务业项目及房地产投资的拉动下,2014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要着力促成绍兴动漫产业基地项目如期推进,积极引导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实施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和引导力的投资项目,谋划培育一批能够增强我区经济发展后劲的支撑性项目,提升投资质量。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市增长目标为12% 2013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仅7.5%,远远低于各县(市、区)增幅。主要原因是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基数较大,且近两年城区缺乏新的商贸增长热点,同时2013年高档酒店等受政策冲击较大。考虑到社会消费是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必须通过实施一批商贸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尽快形成有效的消费增长商圈,同时积极促进会展和节假日消费,培育消费氛围。

  (六)外贸出口增长7.5%。全市增长目标为7.5%。从宏观形势分析,今年的进出口形势较去年并未出现明显改观,预计2014年国际经济环境难以明显改善,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都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外贸出口形势难以明显好转,为此,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出口额占比较大的企业主动实施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质量、产品差异度、品牌认知度等优势,保持出口总量稳中有升。

  (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为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为9%。主要考虑:宏观大环境的影响和经济增长规律决定城乡居民收入难以持续保持高位数增长,但由于人才、劳动力价格的逐渐回归合理和城乡统筹工作的一贯重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将高于GDP增速,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基数较低,且扶农惠农力度逐年加大,农村居民收入有望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要扎实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扎实落实惠民、惠农政策,不断改善民生基础,使改革和发展成果为广大城乡居民共享。

三、2014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安排

  2014年,我区将以市委、市政府“推进‘五水共治’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为抓手,以扩大有效投资、落实民生实事为着力点,坚定不移推进各类重大项目建设。

  经过深入摸排、反复衔接、审慎校核,确定全区2014年实施市级以上各类重点建设项目90只(剔除重复),总投资421.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2.70亿元;其中镜湖区块47只(包括32只社会事业类项目和15只产业类项目),总投资259.0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51亿元。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社会事业项目。社会事业类项目57只,总投资177.47亿元,较去年增长200.4%;年度计划投资42.70亿元,其中56只项目被列为市区政府投资项目。从建设进度来看,新建项目35只,续建项目22只,以新建项目为主;从投资额来看,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8只,占项目总量的49.1%,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只;从项目属性来看,城中村改造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无论在项目数量上还是在计划投资数上均占绝对优势。

  ——产业项目。产业类33只项目列入市级各类重点项目实施计划,总投资243.64亿元,较去年增长121.3%;年度计划投资40.00亿元,较去年增长21.7%。从投资额来看,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9只,占项目总量的87.9%,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只;从三次产业分布来看,33只产业项目均为三产项目,其主要业态为:商业办公楼宇13只,商贸综合体10只,酒店会所5只,旅游综合体2只,博物馆2只,高端4S1只,其中单体总投资80亿元的绍兴动漫产业基地项目拟申报省级重大产业项目。

  2014年,我区将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围绕上述重点项目实施计划,着力推进全区产业平台、都市商贸、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重大项目。

  (一)着力推进产业平台重大项目

  着力推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动漫游戏、数码科技、机械电子等优质产业集聚区建设,强调政府部门的全程服务和全程参与,提高政府对产业发展导向的影响力,从而尽快形成品质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区域影响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平台,同时扩大和优化地方税源基础。

  积极协调各方,加速绍兴动漫产业基地的动漫产业园区与动漫幼教研发中心开工建设,推动集动漫制作、出版、衍生产品开发、职业教育等于一体的动漫产业平台的加快搭建,确保完成当年投资5亿元。推进颐高科技创业园和中国机电城建设,加快形成数码电子产品运营销售平台和机电产业平台。扎实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新世界家居城转型提升项目(绍兴梦享城),富邦玛凯龙国际家具装饰广场转型升级项目商务楼主体完工,巩固家居产业制高点,提升平台品味。积极促进中国木业博物馆建设,使其成为国内知名的家居木材展示和营销平台。

  (二)着力推进都市商贸重大项目

  2014年全区将迎来都市商贸综合体建设的井喷之年,总投资18.68亿元,集百货、超市、餐饮、影院娱乐等于一体的金帝·银泰城项目投入运营,与金帝·银泰城毗邻的华盛大厦结顶,上述两只项目的建成将影响绍兴主城区消费商圈格局;单体投资5亿元的金龙天地商贸综合体项目破土动工;汇金生活艺术广场完成6.5万平方米的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镜湖区块,总投资28亿元的佳源悦城商贸综合体和总投资25亿元的华茂商业中心将启动建设,争取在年底前分别完成投资5亿元和1.5亿元,为镜湖商贸服务业发展奠定基础。

  加快打造镜湖中心区总部经济圈,积极服务中石化、华汇、中成等8家企业办公大楼建设项目,争取完成年度投资5.1亿元,奠定洋江西路、凤林西路写字楼集聚区发展基础。推进总面积6.6万平方米的浙江福元大酒店主体建设,鑫洲国际大酒店项目主体完工,配合总投资20亿元的绍兴香格里拉高端酒店项目启动建设,形成全区高端酒店餐饮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进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宝马4S店动工建设,丰富高端汽车消费市场。

  (三)着力推进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又好又快建设城市新“名片”。推进总建筑面积10.94万平方米、总投资6.91亿元的迎恩门环境改造工程风情水街建设,力争完成工程总量的50%。与此同时,推进新三江闸拓浚工程(镜湖段)一期建设,改善镜湖水生态环境;启动犭央犭茶湖路内侧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主动配合梅山公园西入口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梅山江景观改造二期工程建设、镜湖旅游综合体一期、二期工程,科学合理建设镜湖湿地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

  高质高效建设城市道路,大力推进征地、拆迁,为镜湖新区新一轮开发建设提供保障。积极协调配合兴越路、越西路北延、后墅路北延(凤林路—全心村)、环城西路北延等路段建设,实现年底前竣工;完成群贤路(解放北路—绍齐公路)段改造;配合启动实施群贤路(解放北路—外官塘河)段和洋江西路(中心路—解放路)段改造,启动建设站前大道南延、环城西路(洋江西路—体育场路)段等道路建设。

  (四)着力推进社会民生重大项目

  稳妥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集中力量阶梯状推进“越城区行政区域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三年项目计划”涉及的15只改造项目,完成总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的横桥凤凰山自然村拆迁安置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塔山城中村改造罗门畈ABCD地块及城郊村村民安置房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九里村、横桥村、念亩头三村总投资达21.55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35.65万平方米的城郊村改造项目,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加速提升城乡面貌、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加快办理东光区块、外山村、任家塔村、鹿湖庄村、快阁村城中村改造安置用房建设项目前期手续,促进一批投资大、社会影响面广的民生项目尽早启动建设。扎实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启动总建筑面积5.97万平方米的绍兴市保障性住房(鉴湖地块二期)建设项目,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积极配合实施强头小区、湖西小区、大庆寺小区、曲屯小区等镜湖区块“城中村”改造项目,逐步提升镜湖城市面貌。

  深入推进老住宅小区整治,投入9000万元,启动实施涉及8个区块、173幢住宅、惠及4609户居民的新一轮整治改造项目,工程实施充分考虑居民诉求,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保质保量完成社会普惠事业建设。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网点建设,启动实施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易地迁建项目,推进灵芝镇中心卫生院(二期)综合楼建设。建设塔山街道退休工人活动中心,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按照“东进、西延、北拓、南优、中兴”学校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05亿元的亭山小学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3亿元的皋埠镇中学和总投资1.4亿元的马山镇中学新建工程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灵芝小学易地扩建工程主体完工,总投资1.5亿元的锡麟中学完成前期工作,斗门镇敬敷小学、绍兴市迪荡小学和镜湖中学二期开工建设。投入4452万元对全区3.93万平方米幼儿园园舍进行改造,扎实深化“园安”工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