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统计信息
索引号: 113306793361876H/2016-54883 组配分类: 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16-12-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2015年越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16- 12- 06 17: 14 浏览次数:

越城区统计局

2015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围绕区委“稳定发展,强化管理,巩固拓展,融合提升”的工作基调,以“责任落实年、项目推进年、融合提升年、能力建设年”为工作载体,全面推进“三区”建设,全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服务业比重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升,民生事业得到持续改善。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一、综   合

2015,越城区实辖区域面积166.92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410027人,包含71个社区(居委会)和110个村。区划调整后,区域面积为381.53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为605123人,包含218个村(含33个翻牌居委会),88个社区,7个农村居委会。

越城区(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5.33亿元,按可比价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5亿元,同比下降2.2%第二产业增加值119.56亿元,同比下降2.9%第三产业增加值366.73亿元,同比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1.9:24.1:74。原越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3亿元,按可比价增长5.6%。

图:2010-2015年越城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地方财政收入受缓交因素影响,上年基数、房地产成交量增价降、实体经济复苏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不强劲、“营改增”进一步压缩地税税基等因素影响,2015年越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6亿元,同比下降12.3%。越城区财政支出大幅增长拉动全区GDP增长,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85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民生支出合计15.9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比重84.2%,重点保障教育、民政事业和医疗卫生投入;拨付教育资金8.1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1.28亿元,医疗卫生资金1.59亿元,城乡社区事务2.28亿元。

二、农   业

全年越城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1亿元,比上年下降14.2%,其中,农业产值3.42亿元,下降6.2%,林业产值0.03亿元,下降37.1%,畜牧业产值0.02亿元,下降96.4%,渔业产值1.97亿元,下降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06亿元,增长6.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6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下降13.8%。主要农副产品产量情况如下(见表1)。

表1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单位                

产量                








万吨                

1.63                

万吨                

3.14                

万吨                

0.55                

万头                

0                

万只                

0                

               

0                

全年越城区粮食播种面积3.54万亩,同比下降1.8%,其中春粮面积4244亩,较去年增长7.8%。早稻面积8406亩,较去年下降1.2%,总产3646吨。单季晚稻面积16670亩,比去年下降4.6%,总产8888吨。连作晚稻面积5456亩,比去年下降1.5%,总产2537吨。修编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完成东浦镇清水闸一期、二期、袁川村一期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完成鉴湖镇玉屏村粮食生产功能区828亩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全区完成农业产业化投资846万元,完成市政府下达有效投资700万元任务,省、市级精品园完成建设投资530万元。

越城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5933万元、销售718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1%和75.9%,利润128万元,同比下降52.7%。全区现有休闲农庄(农家乐)6个,共接待游客13.2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1373万元,特色农产品销售收入120万元。 

全年财政对农林水事务投入0.95亿元,比上年下降7.7%。完成9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新增受益农户6137户。按照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筹备工作要求,抓实抓好尹大线、胜利西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工业和建筑业

 

越城区(高新区)281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41亿元,同比下降6%,产值230.01亿元,同比下降12.2%,主营业务收入227.84亿元,同比下降12.4%,利润8.57亿元,同比下降19.9%,产销率为97.25%。

规模以上新产品产值54.79亿元,同比增长7.4%,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幅19.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23.8%,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2家,实现新兴产业产值63.47亿元,同比下降3.1%,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7.6%。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产值60.38亿元,同比下降3.7%,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6.3%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56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7家。 

规模以上工业30个行业中,总产值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纺织业、服装业(150家,总产值83.3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35.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家,总产值18.22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7.7%)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5家,总产值15.76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6.7%)

全面开展“五水共治”、“五气合治”等工作,推进节能减排力度,原越城区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3%、高新区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5%,区划调整后测算得越城区(高新区)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8.5%。

年末越城区(高新区)共有建筑业资质等级企业14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89.45亿元,比上年下降7.5%,利润11.21亿元,比上年下降18%,税金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2.73亿元,扣除价格指数后比上年下降7.7%。

四、三产服务业

全年,越城区(高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66.73亿元,按可比价增长9.2%,新区划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4%。服务业增加值看,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566家(含电信邮政、不含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银行、证券、保险),其中企业433家,非企业133家。全区限上服务业增加值为123.24亿元,同比增长5.7%,营业收入为599.02亿元,同比增长1.8%。⑴服务业企业情况:增加值为80.58亿元(含电信邮政),同比增长0.96%。除去电信邮政服务业增加值为56.78亿元,同比增长12.3%;服务业营业收入为509.24亿元(含电信邮政),同比增长0.72%。除去电信邮政服务业营业收入为454.91亿元,同比增长1.3%。⑵服务业非企业情况:增加值为42.69亿元,同比增长16.1%,收入为89.81亿元,同比增长8.4%。

全年越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87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29亿元,同比下降7.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吃穿用类消费增长平稳,1至12月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1%,日用品类也有所增长金银珠宝、油品、汽车类继续拖累零售额增长,1至12金银珠宝、石油及制品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9.2%、32%、8.9%,合计拖累限上零售额下滑11.5个百分点。另外,受益于银泰城商贸综合体整合上报和产业活动单位国美转法人,合计拉动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增加7.1个百分点。

越城区(高新区)2015年亿元市场共20个,总摊位数7938个,营业面积68.63万平米,成交额566.6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越城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32.85亿元,比上年下降24.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为0;第二产业投资2.18亿元,下降27.3%;第三产业投资130.66亿元,下降24.5%。

第三产业投资中,全年服务业投资(不含房地产)60.98亿元,同比下降24.6%;房地产投资额69.68亿元,同比下降24.5%,其中,住宅投资49.64亿元,办公楼投资4.64亿元,增长6.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52亿元,增长67.8%。另外,随着城区货币化安置政策的正式启动,带动附近的商品房销售,全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9.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

全区39只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3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6%;28只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9.7%;11只“双百双千” 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9.0%;全区共引进越商回归项目12只,资本回归项目4只,项目回归和资本回归合计完成省外到位资金15.6亿元。宝马4S店、绍兴梦享城(新世界家具城转型提升项目)、镜湖旅游综合体一期、颐高科技创业园、佳源广场等一批超亿元项目进展顺利。

六、对外经济

越城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9.46亿美元,同比下降10.3%;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同比下降9.9%,其中通过“浙江省一达通”出口额2456万美元,经调整后,累计出口19.36亿美元,同比下降8.8%。

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7只,合同外资1490万美元,同比下降3.1%,实到外资1431万美元,同比增长36.2%。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有幼儿园138所,小学52所,初中9所,成人教育10所,特殊教育1所。越城区高分通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复查;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95%,省等级幼儿园创建率达96%,市标准化幼儿园创建率达76%,各阶段入学率均保持在100%水平,继续保持省市领先地位;绍兴市优质均衡示范乡镇创建率达60%,名列全市前茅;全区获全国省市级特色学校占中小学校总数的60%,区级特色学校实现全覆盖。启动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教师交流计划,优化师资配置,目前交流教师人数达505人,占全区中小学教师数15%左右。至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见表2。


表2    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



学校(所)                

在校学生数(人)                

比上年增长(%)                







138                

30622                

2.3                

52                

55291                

-1.1                

9                

11590                

-2                

10                

1328                

-37.8                

1                

135                

-10                

全年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支出4899万元,较上年下降14%,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2.6%。全区专利申请量4224件,同比增长102%,授权量2481件,同比增长57.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01件。已引进2家院士团队来我区创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市级创新型企业2家、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全力推进区科技创业产业园和颐高科技创业园科技招商,先后引进科技中小企业30家。

高新区新评省名牌2只,复评1只,新评绍兴名牌4只,复评3只;越城区新评省名牌1只,新评绍兴名牌5只,复评1只。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越城区图书馆正式开放运营完成原绍兴市图书馆31座馆外流通站转接。拓展基层文化阵地,新建大树港、塔山村2个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基层文化活动室“全覆盖”。设计“越城文化直通车”文化品牌活动,搭建“越城文化大讲堂”、“越城文化大教室”、“越城文化大舞台”三个平台,打造区级文化品牌。以非遗传承为出发点,依托各类传统节日,设计有效载体,成功举办第二届越城区农民元宵灯会,开展第六届“古越遗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举行“我们的节日”--2015年传统节日习俗传承推广活动。将对有代表性的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习俗开展调研、传承、推广等工作,相互协作,推动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传播。参加绍兴市师爷讲故事比赛,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组队参加绍兴市第五届排舞大赛,获一等奖4名,在兄弟县市中遥遥领先,并将参加省排舞大赛。

高分通过省体育强区的复检;成功创建绍兴市第一个浙江省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建立袍江校园足球圈,成立全省首个公办足球学校;率先在全市开展学校(校区)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工作,开放率达75.7%;率先在全市开展“游泳进课堂”试点培训活动;新增12个省小康体育村,总覆盖率达95.1%,名列全市前茅;新增注册运动员185人,总数达1000人,总注册项目达22个;完成150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注册登记工作,体育指导员占全区总人口数的3.67‰,超过省2‰的要求;成功举办区第二届全民运动会,近7万人参赛;市八运会获得实战金牌67枚、银牌49枚、铜牌34枚。

推进社会力量办医,民营越州医院开业运营。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年完成再生育审批769例。实现省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在92%以上。全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达40 元,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增长幅度达到22.76%,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创建率到100%,星级门诊创建率87.5%,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8.6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率96%。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92.6%60岁以上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达65%,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到82.2%82.4%。组织无偿献血902人次。未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年末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卫生技术人员情况见表3。

表3    卫生机构及医卫人员情况



单位                

2015                











               

2                

               

8                

               

45                

               

3                

               

650                

               

366                

               

53                

               

35                

               

194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区公安分局统计,年末越城区(高新区)户籍人口605123人,其中男性296492人,女性30863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0%和51.0%;城镇人口442600人,占总人口的73.1%。据区人口计划生育和卫生局统计,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推行,全年全区人口出生率6.81‰、死亡率5.03‰,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78‰。

2015年,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70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4202元和26076元,增长8%和8.7%,全年城乡居民收入倍数为1.7倍。

2015年,越城区全社会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533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0026元,同比增长14.6%。全区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025元,增长17.2%,在岗职工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71319元,增长19.8%。;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3742元,增长4.5%。

优化就业环境,强化就业帮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120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7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达到17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为17241名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办理社保补贴,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129人次,引进各类人才2618人。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企退人员社区管理服务正常开展。按“组织建设到位、开展活动到位、慰问帮扶到位、思想工作到位、发挥作用到位”的五到位要求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退管人员服务率达到96%。城乡居民医疗参保稳步提升,根据市社保统一部署,以镇街、社区基层社保平台为主要力量,在全民参保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政策,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保。2015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越城区应参保人数96444人,实际完成参保95488人,实现参保率99.01%,圆满完成任务。保障低收入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完善分层分类救助机制,及时实施救助。全年未发生重大欠薪事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并连续11年通过省平安县(市、区)考核。

继续上调城乡低保标准,我区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同时提标50元,分别提高了8.62%和9.61%,达到630元/月和570元/月,城乡低保标准比例达到90.5%,进一步缩小了低保标准差距。加快智慧养老建设,主要为越城区5个街道城市社区的70周岁以上老人安装“一键通”,通过“96345”便民服务中心,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方便居家老人紧急救助、生活服务等需要,为2万余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申请安装“一键通”。 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慈善医疗救助等领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提标扩面,免除个别收费项目,使得保障力度更大,受惠群众更广。

 

 

说明: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按2015年快报,除GDP、户籍人口、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增加值数据为新行政区划调整后数据,其余为区划调整前数据。年报数除社会消费品、财政支出、卫生外,按新的行政区划公布出版,以《越城区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越城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额以实辖口径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以可比价格计算。

信息来源: 区统计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