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3〕32号)精神,进一步规范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结合越城区城镇建设进程,根据《绍兴中心城市越城、袍江、镜湖及周边区域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08—2020)》、《越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越城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越政办发〔2017〕25号),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规划范围
越城区范围内皋埠镇、马山镇、富盛镇、陶堰镇、孙端镇。
二、规划期限
2019年—2025年
三、规划内容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四、规划原则
1.城乡一体原则。随着城市中心的北移,越城区乡镇城镇化推进加速,各镇街区域配套小区建设较多,规划以组团为重点,兼顾行政区划,高标准建设新学校。
2.优质均衡原则。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新建居民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布局显得尤为必要。
3.布局合理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行政区域的调整,以及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城中村、城郊村改造的实施,带动人口的迁移,需要局部调整学校网点布局。同时部分农村小学周边村居拆迁,工业区建设推进,施教区范围内生源减少,再加上学校现有规模偏小,办学条件改善空间有限,制约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就近入学原则。统筹考虑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按照800—1000米的服务半径,考虑其布局及学校规模大小。
五、农村学校布局规划
(一)小学:根据学校规模大小,按集镇800—1000米的服务半径,乡村1000米—2000米考虑其布局。
1.皋埠镇:现有小学5所,规划4所,保留镇中心小学,新桥小学、上蒋小学、东湖中学小学部,适时撤并攒宫小学。
2.陶堰镇:现有小学2所,规划2所,保留彩虹庄小学,易地新建镇中心小学,按36班规模,拟在白塔路旁,占地约50亩。
3.孙端镇:现有小学2所,规划2所,按36班规模扩建镇中心小学。因高铁影响按24班规模迁建皇甫小学。
4.马山镇:现有小学5所,规划8所,保留袍江小学、袍江小学马山校区、车恂如小学、群英小学,近期新建36班两湖西侧小学,中远期新建两湖东侧小学、两湖南侧小学、两湖北侧小学。豆姜小学近期保留,中远期撤并入两湖东侧小学。
5、富盛镇:现有小学1所,中期规划集镇以北区域易地新建36班镇中心小学。
(二)初中。根据集镇人口和学校规模的大小,按1200-1500米的服务半径考虑其布局。
现有乡镇初中共5所(6个校区)分别为皋埠镇中,东湖中学(位于皋埠镇范围内),富盛镇中、马山镇中、陶堰镇中、孙端镇中,学校布点基本合理,除现有学校进行扩建外,规划时间内无新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