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计生协、各中小学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浙江省计划生育协会青春健康工作五年规划(2015—2019年)》等文件精神,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做好青春健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和服务,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和解决成长过程中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顺利安全度过青春期。
二、工作方针
坚持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为核心内容,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以科学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实行人生技能培训与知识普及并重、教育与服务并举;注重根据不同目标人群开展适时、适宜、适度的教育与服务。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坚持青少年参与和服务青少年,为青少年营造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创造有助于青春健康工作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三、工作任务
(一)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青春健康教育内容具体包括:青春期性生理、青春期性心理、青春期性道德与性法制、青春期性卫生与保健、青春期自我保护等五个方面。各中小学校要根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教育目标和基本内容,结合学生生长发育阶段特点,整合学校德育和各类专题教育活动,做好中小学分年段青春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工作。要结合《体育与健康》、《科学》等学科课程开展青春健康学科教学;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时间,如班队课、集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参与式培训、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确保中学和小学高年级学生每学年3-4课时的青春健康教育;要注重体验和调适,注重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相应的青春健康技能;要积极开展青春健康家长培训。通过深入推进青春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青春健康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倡导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营造开放健康的校园环境。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学校,尝试以青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性意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图书馆图书等媒介营造显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摆脱性神秘、性龌龊的不良认识。同时,采用匿名信箱、个别心理咨询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遭遇的实际问题。
(三)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分级培训,提升能力水平。学校要选配好综合素质强,热心青春健康教育工作,有丰富处理学生问题经验的教师或心理咨询师参加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计生协要联合辖区医院,依据自身优势,选择综合素质强、热心青春健康教育具有教学经验的医学专业人员参加师资培训。
(四)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创建。各镇街计生协和学校要结合实际,通过创建青春健康俱乐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符合学生青春期心理生理特点的、满足家长和学校需求的,融技能培训、宣传阅览、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场所。
(五)开展青春健康同伴社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开展青春健康同伴社的建设。通过青少年同伴教育等形式,进一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要建立参与机制,培训一批优秀的青年志愿者,推动青少年同伴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
四、保障措施
(一)要加强领导。各镇街计生协、各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青春健康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把青春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来抓,将青春健康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二)要明确职责。各镇街计生协要做好与辖区学校的联络,因地制宜建好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和师资,要加强对社区假期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各学校要重视青春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阵地的建设,确保青春健康教育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三)要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青少年权益工作领导小组、计划生育协会理事会作用,注重与从事青少年服务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等非营利组织合作,注重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共同长效推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服务。各单位要及时分析总结,推广先进做法、成果和经验,为深化和提升全区青春健康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区级有关部门将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评估,探索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发展模式,推动学校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越城区计划生育协会 越城区教育体育局
越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