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组织机构>区政府部门(单位)>区经信局>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306027320048836/2019-78100 组配分类: 一般规划
发布机构: 区经信局 发文日期: 2019-07-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越城区经信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19- 07- 22 10: 56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区经信局认真贯彻省、市级工作指导和要求,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和部署,围绕念好“两业经”、唱好“双城记”、打造“活力城”,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指标平稳运行

一是规上经济稳健向上。1-12月,全区规上工业521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4.9亿元,同比增长11.6%;规上工业增加值234.7亿元,同比增长7.2%。二是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1-12月,新兴产业产值380.0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规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46.1亿元,同比下降10.6%;规上生命健康产业产值55.5亿元,同比增长17.6%;规上节能环保产业产值138.7亿元,同比增长13.9%。新兴产业在规上企业总产值中占比不断扩大。三是先行指标稳中有控。1-12月,规上工业用电量44.8亿千瓦时,同比上升4.9%;供热量58.2万吨,同比下降6.3%。

(二)工业投资稳步推进

1.投资总量不及预期。由于传统印染化工行业改造提升,部分新开工项目进度较缓,一批重大项目见效尚需时日。2018年全年计划投资97.94亿元,1-12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36.66亿元,同比下降21.0%,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37.4%。其中越城区(高新区)1-12月完成投资13.29亿元,同比下降0.85%;袍江开发区1-12月完成投资24.05亿元,同比下降27%。

2.重点项目矢在弦上。今年以来,围绕2018年重点投资项目,统筹推进“工业”十大工程项目,全区共有148只项目列入工业项目库,谋划市县长工业项目工程11项,列入省级技术改造重点项目18只,列入市级智能制造项目20只。中芯绍兴MEMS和功率器件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生产基地项目、吉山科技汽车总成件生产项目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3.技改投入不断扩大。1-12月份,越城区经信局共备案技术改造项目291项,列入市级机器换人项目85项,新增工业机器人321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传统产业有序提升

1-12月,全区纺织、服装、非金属矿物制品等17个主要传统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 792.2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5.7%,传统主导地位明显。

1.常规工作提前完成

1-12月份,全区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1项,整治“低散乱”企业533家,处置“僵尸企业”25家,完成旧厂区改造35.24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厂房30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土地429亩。

2.能源双控效果明显

1-12月份,全区能源消费总量253.13万吨,同比增长0.12%;规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2.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0%,降幅排名全市第5;用煤量139.5万吨,同比下降9.2%

3.专项工作深入开展

1)新民热电顺利关停

今年7月完成新民热电关停,通过对50家新民热电用户开展调查,摸清拟替代方案以及相应投资情况,已完成关停及企业用能替代工作。

2)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实施落地

今年上半年,越城区(高新区)和袍江开发区分别按照省市部署启动了“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意见》,全区合计1090家(其中规上498家)工业企业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共计纳税43.2亿元,实际占地37015.1亩,亩均纳税约为11.66万元/亩,越城区较上年增长44.9%左右。明年结合区划调整的实际,我区将进一步整合越城和袍江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方案,不断深化我区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工作,率先实现规上、规下企业全覆盖。

3)印染化工电镀改造提升蓄势待发

《绍兴市区印染化工电镀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11月下旬已出台,越城区已召开全区印染产业改造提升工作动员会,成立了越城区印染化工电镀产业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越城区印染企业集聚退出工作指挥部,下设4个工作组,其中改造提升指导组已实行集中办公,我区印染化工电镀产业改造提升工作将全面开展。

(四)数字经济蓬勃壮大

1.打造集成电路新高地

一是召开2018中国(绍兴)首届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9月15日,以“融入大湾区,打造‘芯’高地”为主题的2018中国(绍兴)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在我区成功召开,近200位集成电路产业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参会,论坛上,越城区发布了绍兴集成电路小镇规划,并与绍兴集成电路小镇创新综合体项目、新华越IPT项目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投资超150亿元。二是编制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今后几年越城区集成电路发展版图,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三是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规划展示厅。经区政府召开专题研讨会,成立专班人员对项目跟踪督查,项目从开工到初步完成仅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将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园的形象工程,在规划发布、成果展示和工作接待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IC小镇客厅已经多次接待各级领导的参观考察。

2.建设工业互联网新平台

一是成功召开中德高端制造峰会。12月1日,2018年中德高端制造峰会在绍兴成功举办,中德双方500多名嘉宾参会,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原常务副主席、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马培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共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峰会通过举办主论坛及“技术创新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分论坛、“智能网联赋能绿色交通”第二届中国车联网应用产业大会、中德企业对接洽谈专场交流会三大平行分论坛等活动,旨在助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探索新的方向和着力点,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搭建平台。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浙江中德创新科技产业园区(筹)揭牌仪式。二是推进“企业上云”。8月份,我区出台《绍兴市越城区2018—2020年“企业上云”奖补办法》(越信组办〔2018〕1号),通过落实分解目标任务,与运营商沟通,了解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企业上云工作推进机制。全年完成企业上云数2700家,完成市定目标任务。三是开展工业技术软件和水平评估。落实《2018年浙江省进一步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参加全省工业技术软件化行动,已组织我区21家企业参加专题培训会,并指导喜临门等10多家企业完成工业技术软件化水平评估填报。为掌握我区工业企业软件化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区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奠定基础。四是组织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今年,何浩挺常务副区长带队出席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论坛,并代表绍兴市上台进行产业项目的签约,组织52位政府和企业代表赴乌镇参观世界互联网大会,助力企业提升发展意识,推进“互联网+”,紧跟时代发展脉搏。

3.释放新兴产业强动能

落实越城区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清单》(越委〔20188)工作要求,围绕企业上市培育行动、科技企业培育行动、小微企业成长培育行动、新经济培育行动,出台《四大培育行动机制实施方案》,促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1-12月份,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80.0亿元,同比增长18.7%;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规上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40.9%19.7%,同比分别增长12.5%11.8%,分别快于规上工业5.34.6个百分点,增速分列各区(县、市)第一位和第三位。

4.推进无线wifi全覆盖

实现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是越城区2018年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之首,自3月份启动以来,经前期大量调查、论证,部门征求意见,多方协调参与,该项目于8月初完成招投标,12月份全部完成。全区共安排1200个点位,完成全部点位的调试开通,完成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项目检测,监测平台和无线越城微信公众号基本开发完成,12月份召开验收会,获得区人大代表94.6%的满意度。

(五)经济主体培育壮大

一是强化“小升规”。坚持“提前谋划、提早部署、提高要求”的原则,分解全区新增工业“小升规”企业55家、净增规上企业36家的考核指标,构建95家“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建立小升规培育企业联系制度,加强定期走访,做好上规升级的辅导,全年完成新增小升规68家,净增26家。二是推进“股改上市”。1-12月份,越城区新增股份公司21家,主板上市企业1家(振德医疗),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以4470.87万美元(3.08亿人民币)对价购买SOFALAND持有的嘉兴米兰映像家具有限公司51%的股权,完成年度境内外并购金额3亿元的目标。三是培育“专精特新”。通过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数据库,今年市对区下达“专精特新”培育任务255家,全年完成培育333家及数据填报,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四是打造“隐形冠军”。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动能培育,完成培育“隐形冠军”18家。五是建设小微园区。全区共有14家省级小微企业园区(市经信委数据),其中制造业园区4家,生产性服务业10家,占全市比例25.9%(全市54家);入园企业数1096家,占全市比例的38.5%(全市2844家),均位列全市第一。我区9月已完成今年市对区下达的3家考核指标,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六)金融环境平稳健康

一是推动天罗地网系统建设。印发《越城区地方金融风险排查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越金融办〔2018〕4号),专题召开越城区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系统推进工作会议,目前各镇街正在对下派类金融机构名单进行筛选认领排查。二是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履行帮扶职能,今年已对喜临门、置业房产、天宇交通、和畅房产等企业开展实质性帮扶,通过座谈协调、银行走访、跨区跨市协调、配合做好资产重组等措施,切实稳妥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累计帮扶企业35家,有效遏制“两链”风险。三是加强金融保障。2018年,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为5.77%。通过强化部门联动、开展专项整治、加强企业引导等措施,有效保障金融存贷良好形势。四是小贷公司管理。做好小贷公司日常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工作,积极组织人行、银监、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年度小贷公司考核评级工作,从严把关。

二、2019年工作思路

(一)“腾笼换鸟”,打好印染化工电镀行业整治攻坚战

认真贯彻《绍兴市区印染化工电镀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落实金书记、何副区长在印染产业集聚提升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做到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合、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积极回应企业所关注的痛点和难点,主动关心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周密部署,优化服务,牵头打好印染化工电镀行业整治攻坚战,腾出宝贵发展空间,集聚发展新兴动能,主动融入大湾区,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念好“两业经”、唱好“双城计”、打造“活力城”提供坚实支撑。

(二)“机器换人”,推进智能制造普及应用

以改造传统设备、优化传统工艺为方向,在劳动相对密集、作用相对明显的传统行业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树立“机器换人”技术改造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使用。以落实“市县长项目工程”为重要抓手,加大我区机器换人项目摸排力度,加强智能制造领域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推动和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推进一批重大制造项目开工落地。强化智能制造在传统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智能制造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为精准地优化生产和服务资源配置,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三)“亩均论英雄”,深化企业综合效益评价

以推进我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按照省市有关亩均论英雄工作会议和文件的要求,结合区划调整的实际,进一步整合越城和袍江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方案,不断深化我区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工作,明年评价范围将率先实现规上、规下企业全覆盖。继续协调部门和镇街,统筹推进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工作,确保数据采集的有效性,评价工作的客观性。继续完善企业评价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评价结果应用,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加快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

(四)“培优育强”,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鼓励、支持更多其他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加快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进小升规培育行动计划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隐形冠军企业,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新型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咬定既定产业发展方向,结合空间布局和规划,谋划打造1-2个高档小微园区,发挥高档小微园区广告和招牌作用,同时带动产生产业集聚效应。

(五)“两化融合”,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

落实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企业上云”,打造上云标杆企业,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贯彻落实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梳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数字经济宣传培训。推进“互联网+”,加强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合作,宣传“互联网+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企业互联网发展意识。积极开展企业“两化”融合宣传和培训,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示范试点,提升我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

(六)“破立结合”,保障区域经济金融稳定

强化金融监管引导,着力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稳定市场预期,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不断完善充实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系统,构建完善由区、镇街、村居和网格四个层级组成的地方金融风险立体化排查预警体系。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风险监测机制,定期及不定期开展调研排摸监测,及时掌握区内重点民营企业风险名单。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强信用风险源头防控,持续压缩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规模,不断完善“两链”风险防控联动机制。发挥帮扶工作职能,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确保地方金融稳定安全。

 

信息来源: 区经信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