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体局、各相关学校: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理念。为全面贯彻《浙江省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11-2015)》的相关精神,根据《绍兴市爱卫办关于2021年各级各类卫生创建工作安排的通知》《绍兴市越城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1年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安排的通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浙江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申报工作于3月30日前完成;浙江省健康促进银牌、铜牌学校申报工作于4月15前完成(申报表详见附件1),复评的金牌、银牌学校和新创建学校的申报时间一致(复评学校名单详见附件2)
二、申报条件
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工作遵循自愿申报、分级管理、逐级发展的原则,凡三年内未发生重大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传染病暴发流行、师生重大伤残或死亡等意外责任事故的浙江省内公办与民办学校均可申报(详见附件3)。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分为铜牌单位、银牌单位、金牌单位三类:
铜牌:对照铜牌考核标准,得分达到90分。
银牌:获得铜牌学校称号满一年后方可申报,对照银牌考核标准,得分达到90分。
金牌:获得银牌学校称号满一年且指导一所学校并帮助其获得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单位后方可申报,对照金牌考核标准,得分达到90分。
三、申报标准
根据省市爱卫办要求,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覆盖率需达80%,2021年健康促进学校申报数量银牌不少于3所(较上一年增加2个百分点)、金牌不少于2所。根据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详见附件4),请整理好创建所需相关资料,申报金牌学校资料于3月底上报,申报银牌学校资料于4月15日前上报(由区疾控中心健教科进行审核)。
附件:1.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
2.2021年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复评名单
3.关于印发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命名与监督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的通知
4.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
越城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3月16日
附件1
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
申 报 单 位 | 名称: | 电话: | |||
地址: | 传真: | ||||
负责人: | 联系人: | 负责人: | |||
创建切入点: | 学校所在地: | ||||
申报理由:(可另附纸) 负责人: (公章) 年 月 日 | |||||
区、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区、县(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区、县(市)爱卫办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市爱卫办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省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省爱卫办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填表说明:1.请各申报单位据实填写。
2.由单位负责人审核后,签署并盖章。
3.填写完整,一式三份,报上级区卫办。
附件2
2021年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复评名单
一、复评金牌学校(3家)
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
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
绍兴市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
二、复评银牌学校(10家)
绍兴市高级中学
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中心小学
绍兴市柯桥区兰亭中心小学
绍兴市柯桥区马鞍中学
绍兴市柯桥区马鞍中心小学
绍兴市上虞区百官中学
诸暨市暨阳街道大侣小学
诸暨技师学院
嵊州市甘霖镇中学
新昌县南明小学
附件3
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命名与监督管理办法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理念。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学校卫生工作,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促进学校的基本理念,结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浙江省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11-2015)》的相关精神,参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相关要求,在全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工作,为规范申报、评审工作程序,确保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报条件
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工作遵循自愿申报、分级管理、逐级发展的原则,凡三年内未发生重大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传染病暴发流行、师生重大伤残或死亡等意外责任事故的浙江省内公办与民办学校均可申报。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分为铜牌单位、银牌单位、金牌单位三类。
铜牌:对照铜牌考核标准,得分达到90分。
银牌:获得铜牌学校称号满一年后方可申报,对照银牌考核标准,得分达到90分。
金牌:获得银牌学校称号满一年且指导一所学校并帮助其获得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单位后方可申报,对照金牌考核标准,得分达到90分。
二、申报程序
拟申报的学校按要求填写《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见附表)。申报铜牌单位的,由申报单位将《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及相关过程性材料等报送县(市、区)爱卫办;申报银牌单位的,由县(市、区)爱卫办会县级教育、卫生部门同意后,将考核意见等相关材料报送市级爱卫办;申报金牌单位的,由市级爱卫办会市级教育、卫生部门同意后,将考核意见等相关材料报送省爱卫办。
申报截止时间为每年9月20日前,逾期将视作下一年申报。
三、考核命名
考核命名工作由各级爱卫办、教育厅(局)、卫生厅(局)组织开展,根据铜牌、银牌、金牌不同层次进行分类考核。铜牌考核工作由申报学校所隶属的县(市、区)爱卫会、教育局和卫生局进行;银牌考核工作由申报学校所隶属的市爱卫办、教育局和卫生局进行;金牌考核工作由省爱卫办、教育厅和卫生厅进行。考核命名工作包括资料审核、现场核查、综合审定、公示、命名等程序。
(一)资料审核。拟申报的学校,将《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及相关过程性材料等报辖区爱卫办,爱卫办收到材料后,组织专家组对材料进行审核。材料不齐全不规范的学校,书面通知其在两周内补充完整并上报。不符合申报条件的学校,待申报条件成熟后再行申报。
(二)现场核查。各级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通过资料审核的学校进行现场核查。
(三)综合审定。各级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通过现场核查的学校进行综合审定,并将审定意见报同级爱卫会。
(四)公示。对通过综合审定的学校,各级爱卫办将公示两周,如无重大分歧意见,将给予命名。
(五)命名。铜牌单位由县(市、区)爱卫会、教育局和卫生局命名;银牌单位由市爱卫会、教育局和卫生局命名;金牌单位由省爱卫会、教育厅、卫生厅命名。
四、监督管理
各级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满四年复查1次,由各级爱卫办组织,对通过复查的,给予重新确认;对达不到标准的,暂缓确认,限期半年整改,再次复查仍不合格者,撤销其称号,并收回奖牌。
各级爱卫办应加强对辖区内健康促进学校的日常管理,要求各市、县(市、区)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辖区内金牌健康促进学校每年至少督查一次,并将督查报告于每年9月20日前上报省爱卫办。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做好辖区内各级健康促进学校的技术指导。
附件4
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分值 | 考核标准 | 评分办法 | 得分 | 扣分 原因 |
健康政策 (14分) | 1.组织建设 | 6 | 1.1成立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2分) 1.1.1学校有1名校级领导负责健康促进工作(1分); 1.1.2 有明确职责并定期召开专题例会(1分)。 1.2 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完善(2分) 1.2.1有独立的卫生室(保健室),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至少配备1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必须配备保健老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分); 1.2.2各部门或年级有兼职健康教育人员(1分)。 1.3学校建立红十字会组织并有计划地开展工作(2分) 1.3.1学校建立红十字组织,吸收会员(1分) 1.3.2学校有计划开展红十字工作,开展救护知识培训(1分) | 查档案 查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结构组成、职责。有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且及时调整,无小组名单不得分。 职责分工明确得0.5分。专题会每学期一次,少一次扣0.5分。 查看相关资料。没达到要求不得分。 未达标扣1分。 未达标扣1分。 查看相关资料,有机构1分,工作开展1分。 | ||
2.制度建设 | 8 | 2.1学校制定健康促进学校章程(1分)。 2.2学校把健康促进工作纳入整个教育工作计划,每学年工作计划中包括健康促进内容(1分) 2.3学校健康促进制度健全(包括合理作息制度、阳光体育制度、应急预案、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查验接种证制度、常见病防治工作方案、晨检制度、控烟制度、食品与饮用水安全、膳食营养、交通安全、自然灾害、意外事件、体质健康监测制度、预防学校暴力制度、预防性体检制度、贫困学生执行学校营养加餐制度等)(6分) | 查看资料,无章程不得分。 查台账,未纳入计划的不得分。 查台账,少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无日常自查记录,少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 | |||
健康环境 (22分) | 1.环境卫生 | 6 | 1.1新建、改建、扩建的学校建筑通过卫生监督部门的预防性卫生审查(1分)。 1.2厕所设有洗手设施,蹲位数女生每蹲位≤15,男生每蹲位≤30,小学厕所蹲位宽度不超过18厘米;每40人设1米长的小便槽。厕所无异味、尿池无尿碱(1分)。 1.3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1分) 1.4学校为学生提供合格和足量的饮用水(1分) 1.5 按要求开展传染病防治、消毒等工作,除四害达标。(1分) 1.6 学校环境整洁,绿化面积达标。(1分) | 实地查看,未通过审查的不得分。 实地查看,无洗手设施扣1分,蹲位、小便槽不符扣1分,厕所有异味或尿池有尿碱扣1分。 实地查看,一项不达标扣0.5分。 实地查看,不达标扣1分。 实地查看,一项不达标扣0.5分,扣完为止。 实地查看,一项不达标扣0.5分。 | ||
2.教学卫生 | 4 | 2.1学生课桌椅分配符合率达80%以上;教室人均面积中学≥1.12平米,小学≥1.15平米;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小学不超过8米,中学不超过8.5米;黑板长宽符合卫生要求(小学≥1m x 3.6m,中学≥1m x 4.0m),侧(后)墙反射系数为70-80%,左侧采光,教室平均照度不低于150LX,黑板平均照度不低于200LX,均匀度均不低于0.7;教室照明灯管排列宜采用其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 实地查看,一项不达标扣0.5分,扣完为止。 | |||
3.食堂卫生 | 5 | 3.1食堂按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要求,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达到相应标准。 | 实地查看。 创金奖和银奖的学校食堂应达到B级标准以上,创铜奖的学校食堂应达到C级标准。未达标者不得分。 | |||
4.学习风气 | 2 | 4.1教师无体罚、辱骂学生现象;学生之间无打架、斗殴行为;有体现学校展示良好校风的措施和活动;通过班会、校会等向学生提供学习各民族风俗、差异的机会。 | 查档案,实地查看座谈等。 发现教师体罚、辱骂学生现象扣2分,学生之间有打架、斗殴行为扣1分,无校训扣0.5分。 | |||
5.和谐环境 | 5 | 5.1学校掌握有特殊困难(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残疾等) 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特殊困难学生采取具体的帮助措施,如减免学费、师生捐款等;有耐心帮教措施并留档案(2分)。 5.2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学校有畅通的渠道对有心理需求的学生提供帮助,了解并努力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资料归档规范(3分)。 | 查档案 无特殊困难学生名单及基本情况扣1分;未对特困生进行帮助扣2分; 无咨询室扣1分,无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扣1分;未对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扣1分;学校不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无工作记录或记录不全的扣1分。 | |||
健康服务 (16分) | 1.健康体检 | 6 | 1.1组织每年1次的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体检,学生2次视力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100%(4分)。 1.2对体检结果及时进行汇总分析,把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及向家长反馈(1分)。 | 未组织体检各扣1分,少1次视力检查扣0.5分,未建档扣1分,建档率每下降2%扣0.5分。 未汇总分析扣1分,缺一项反馈扣0.5分。 | ||
2.常见病综合防治率 | 10分 | 2.1开展常见病如贫血、肠道蠕虫感染、营养不良、肥胖、沙眼、龋齿、视力不良等健康教育干预,覆盖率达100%(4分)。 2.2蛔虫感染率城镇校控制在1%以下,农村校控制在3%以下;沙眼患病率城镇控制在5%以下,农村控制在7%以下;贫血患病率控制在5%以下;龋齿充填率城近郊区达70%以上,远郊区县达30%以上;视力低下新发率保持基本稳定,并有所下降。(5分) 2.3开展免疫接种,计划免疫接种率达100%,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率达100%(1分)。 | 查看资料,每少1种常见病干预扣1分,覆盖率每下降10%扣0.5分,扣完为止 查看资料,每项不达标扣1分 计划免疫接种率未达100%扣0.5分,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率未达100%扣0.5分。 | |||
健康教育 (22分) | 1.健康教育课 | 6 | 1.1各地应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健康教育的教学课件,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丰富(3分)。 1.2健康教育课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3分)。 | 查看课程表、教材、教案、试卷、评估表。 无相关健康教育教学资源,每缺一项扣1分。 无健康教育课扣3分,课表、教材、教案、考试试卷等每少一项扣0.5分。 | ||
2.健康教育活动 | 3 | 2.1健康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学生在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健康教育的课外活动(讲座、主题班会等)(3分)。 | 查看相关资料和记录。 健康教育课外活动未开展扣3分,过程记录(计划、总结、活动照片、活动内容等)不完整每少一项次扣0.5分。 | |||
3.控烟 | 5 | 3.1学校制订控烟管理措施,校园全面控烟(1分) 3.2有教育学生拒吸第一支烟的措施(1分)。 3.3有帮助吸烟教职工戒烟的计划和措施(1分)。 3.4教职工吸烟率控制在25%以下,其中男性在50%以下,吸烟率逐年下降。(2分) | 查档案,实地查看 每少一项措施扣1分。 通过访谈,教师不了解吸烟的危害扣1分,未掌握劝阻戒烟方法和技巧扣1分。 吸烟率每提高2%扣0.5分。 | |||
4健康教育 培训 | 4 | 4.1负责本校健康促进工作的骨干须参加健康教育专业培训(2分); 4.2对全校教职员工开展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培训率达到90%以上(2分)。 | 未参加培训扣2分。 未开展培训扣2分。培训率每下降5%扣0.5分。 | |||
5.健康传播 | 4 | 5.1通过广播、讲座、学科教学和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对学生开展结核病、艾滋病、霍乱等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活动 | 查档案,实地查看。 开展8次及以上宣传活动,资料档案齐全,每少一次扣0.5分。 | |||
社区关系 (10分) | 1.社区共建 | 6 | 1.1学校将学校卫生工作及健康促进学校计划和活动通知社区,争取社区的支持和参与;每学年至少组织学生在社区开展1次与健康促进有关的活动(2分)。 1.2利用学校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通安全等部门的力量,不定期给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为学生交通安全和校园治安提供服务(2分)。 1.3学校门口50米范围内不设立商摊,社区努力创造条件保证学校不受污染和噪声影响(2分)。 | 无社区共创协议书扣1分;无活动记录扣1分。 无资料记录扣2分。 学校周边50米内不清洁扣1分,不安静扣1分,发现商摊扣2分,扣完为止。 | ||
2.家长联系 | 4 | 2.1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和短信平台等形式向家长传递有关健康促进学校活动的信息(2分)。 2.2学校健康促进实施小组中有家长代表参加,每学期向家长开展至少一次预防伤害、控烟、季节性疾病等卫生防病知识宣传(2分)。 | 查档案 无家校联系平台扣1分;未开展学校卫生工作与健康促进学校活动的信息传递的扣1分。 学校健康促进实施小组中无家长代表扣1分;未对家长开展预防伤害、控烟、季节性疾病等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扣1分。 | |||
效果评估 (16分) | 1.需求评估 | 4 | 1.1开展基线调查,基本掌握师生健康状况(2分)。 1.2对学校开展健康需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选择切入点(2分)。 | 未开展基线调查扣2分。 切入点选择不合理扣2分。 | ||
2.健康知识及行为 | 5 | 2.1抽50名学生进行测试,要求健康知识知晓率≥90%,卫生行为形成率≥80%(2分)。 2.2随机抽查5%教师进行测试,要求知晓率与行为形成率均≥85%(2分)。 2.3眼保健操手法和穴位正确率(1分) | 知晓率与行为形成率每下降5%扣0.5分。 学生知晓率:90%(金牌)、85%(银牌)、80%(铜牌)。 学生行为形成率: 80%(金牌)、75%(银牌)、70%(铜牌)。 教师知晓率与行为形成率:85%(金牌)、80%(银牌)、75%(铜牌)。 抽查一个班学生,正确率每下降5%扣0.25分。 正确率:80%(金牌)、75%(银牌)、70%(铜牌)。 | |||
3.效果评价 | 4 | 3.1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效果自我评价(4分) | 查档案。 未开展效果评价扣4分,效果评价工作不规范,科学扣2分。 | |||
4.体育及体质合格率 | 3 | 4.1教职工每周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达到40%以上(1分) 4.2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体质监测合格率达标(2分)。 | 人群比例或体质监测合格率每下降5%扣0.5分。 每天1小时不到扣1分,体质监测合格率:90%(金牌)、85%(银牌)、80%(铜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