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绕“三聚焦”,提升城市品质。
“聚焦居住更美”,完善居住条件。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方面,2021年改造计划涉及105个小区,总投约21.8亿元,审批手续更完善,民意调查更细致,改造方式更多样,施工管理更严格,生活影响更轻微。既有小区电梯加装,继续开展堵点难点调研,完善现有实施方案,加大舆论正面宣传报道力度。“聚焦道路更畅”,完善通行条件。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2021年计划完成城市道路项目7个,总投约8.6亿元,重点推进城南区域道路建设,完成常禧路南延一期、常禧路南延二期等改造工程。 加速推进省级绿道贯通,完成省级绿道2号线越城区段(敬宾路-越城上虞交界)项目建设。全面优化城市慢行系统,构建市区绿道网络,完成滨河路(新廊桥花园酒店-环城西路)绿道项目。 高效开展治堵工作 ,推进全市交通影响评价,加强人行道停车管理,推进停车设施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进行绿改停工作。“聚焦环境更优”完善人居条件。优化环境提升工程建设,2021年计划建设越王台和府山公园等环境提升工程7个,总投约7700万元。污水“零直排”建设。深化污水“零直排”创建,推进北海、马山、斗门、稽山等8个街道完成“零直排”创建,争创全区全域100%覆盖。加快城市管网向城郊、农村延申,对有条件的村开展纳管改造。 细化村镇建设,力争2021年底20吨及以上设施标准化运维基本覆盖,2-3个镇街100%覆盖,对1-2个乡镇(街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开展提标改造,做到改造一个,运维一个,达标一个。
二、围绕“三高一稳”,加推行业管理。
一是建筑业“三个高”。高质量打造产业发展环境,围绕“倾听企业诉求,鼓励企业争优,加大扶持力度,化解经营风险”的管理思路,着力打造良好的建筑行业发展环境。高效率推进审批流程,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探索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施工图审查和竣工备案容缺受理机制,进一步精简和优化建设工程审批流程,加快项目落地投产。高水平把控市场准入机制,紧盯行业标准,加强业务学习,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消防验收,认真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精准把控市场准入,牢牢守住行业底线。二是房地产行业“一个稳”。房产行业平稳发展,简化预售证许可办理流程,保证商品房供需平衡,稳控房价,加强房地产经纪人员备案工作,逐步提高房地产经纪人员持证率。探索创新小区物业综合管理方法,2021年力争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物业服务全覆盖、失管脱管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整体上形成运作顺畅、运行高效的物业服务体制机制。
三、围绕项目建设,打造交通强区。
抓好综合交通建设。重点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杭甬高速增设孙端互通、滨富线、104国道东湖至蒿坝段改建等项目。抓好高铁、轨道交通配合工作。抓好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越城区东南部公交停保场。抓好农村公路长效管理,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区农村公路的管理机制,把农村公路打造成领略山水生态的致富路、幸福路。巩固老旧运营货车2年整治成果,完善常态化摸排、淘汰制度,探索动态管理体系。做好市级部门事权承接准备工作,进一步理顺交通执法队工作机制、内部体系。
四、围绕专项行动,提升安全监管。
一是提升道路安全建设工作。根据各项清单任务及早梳理分析、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二是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疫情反弹防控和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强化施工安全制度建设,改革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等制度。继续推动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推动形成企业、项目二级手册体系。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研究制定我区2021年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监管要点。加大安全事故处罚力度,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中心的信息化监管能力。加强人防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构建人防工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消防工程质量监管,增加专业业务培训,加强专业力量。
五、围绕“全新突破”,加强人防建设。
一是在人防工程建设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力争2021年度结建人防工程面积8万平方米,新增人防车位1600个。编制人防控制性详细规划,将人防设施与地下空间开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探索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径。二是在人防组织指挥上有新的突破。做好我区人防基本指挥所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浙江金盾”系列演习,保持7套人防指挥平台省、市、县、镇四级的互联互通。三是在人防宣传教育更深入人心。持续推进人防宣传教育“五进”工作,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人防疏散演练和宣传活动。加强与区教体局联动,将人防宣传教育纳入国防教育计划。充分发挥各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协同开展人防宣传教育。
六、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梳理审批事项,将全年公章使用频率较高的事项转至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网办实现等内容,提高“四办”比率,落实“好差评”回复,强化“互联网+监管”执法平台和浙政钉2.0应用。持续推广“企业码”注册,深入开展“证照分离”,全面应用投资审批中介服务平台和网上中介超市竞价系统。进一步简化施工许可审批流程,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图分类审查和工程建设全过程图纸数字化管理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转型,探索对低风险工程免予审查、一般工程施工许可后审查,全面应用数字化图纸,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进一步简化消防验收流程,加强与各部门对接,调整申报表式与办件材料,重新制定办事指南,缩短消防验收审批时间。
七、围绕依法行政,推进平安维稳工作。
一是依法行政理念再夯实。进一步完善以局机关+公路、房地产、人防、质安监、建筑市场等系统综合执法框架体系,树立“无法律即无行政”观念,设立执法监管领导小组,加强执法事项内部监管力度。二是信访维稳再提升。实行局、单位(科室)、责任人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相结合,形成条块化管理、一体化运作的工作格局,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强化业务素质建设。三是欠薪治理再加强。充分利用信访大数据、网络等优势,围绕农民工欠薪、房地产质量等民生重点,强化信访风险预警防控,“严查、严罚、树榜样”三抓手,保障农民工工资,根治欠薪行为。四是住房保障再加码。进一步完善危房发现机制,做好动态新增困难的农村困难家庭改造工作,持续实现动态清零。提高越城区住房保障覆盖率,积极筹集房源,解决一批等房的轮候家庭的住房困难。五是平安综治再深入。加强平安建设、反恐、反邪教、重大风险隐患摸排、督查及整改上报,做好我区重点稳控对象的配合稳控等工作,开展扫黑除恶集中排查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排查工作。
八、围绕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每月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认真落实学习强国平台常态化学习要求。二是加强体制机构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事业单位改革方针,理顺职权,完善执法体系,增设相关职能处室,加强体制机构建设。三是细化权责划分。根据岗位目标考核,进一步理顺新承接事权,细化局系统各科室(单位)职责分工,权力下放,责任到人。四是加强专业素质建设。组织专家学者进驻开展讲座,组织干部职工赴先进试点进行考察,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结合的方式,增加专业培训频次,提高专业素养,增强业务能力。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责任,强化内部监督,加大干部管理力度,根据承接事权,继续配强中层干部力量,坚持实干实绩、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加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六是加强作风效能建设。考察调研周边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理念,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建立群众好差评反馈制度。七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纵深推进。以批评教育为重点强化常态规诫,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发挥“红红脸、出出汗”的提示和内省作用。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顽症固疾,下更大决心搬“文山”、填“会海”,下更大气力整慵懒、治散奢,深入开展纪律教育,严格纪律执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