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组织机构>镇、街道>北海街道>工作进展
索引号: 11330602K15012034N/2021-86217 组配分类: 工作总结
发布机构: 北海街道 发文日期: 2021-06-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北海街道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1- 06- 29 16: 50 浏览次数: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设“三个北海”的攻坚之年。这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街道工委的监督支持下,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奋力打造首位度中心城区”总目标,坚持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扎实开展“三个年”行动和“三驻三服务”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征地拆迁、换届选举等各项中心工作,全面完成街道第二届民主议政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质量高水平推进“生活北海、温暖北海、幸福北海”建设。2020年,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7.33亿元,同比增长36.1%。

(一)坚持群防群治,“两手硬、两战赢”取得阶段性胜利。街道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紧从严防控疫情,全面实施地毯式管理,依托“网格化+大数据”,独创“洗楼”等摸排方式实现外来返绍人员精准筛查,重点人员实现挂图作战,销号管理,1805名重点人员和184名境外“三返”人员全部销号“清零”。全面实施社区封闭式管理,共设置77个小区卡口,累计发动2082名党员,4586名志愿者实行24小时值守,坚决守住社区防线。全力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930余万元,帮助123家企业成功申请补贴35万元。不断提振消费信心,依托“生活北海”发放各类消费券近200万元,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全面恢复。

(二)坚持产业优化,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街道办事处始终坚定不移抓项目、挖潜力、兴产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激活全域经济发展。迎恩门风情水街顺利开街,90余家优质商户全面入驻,累计完成招商面积约8.7万余平方米,占街区面积98%以上。多次举办“小吃汇开业”“吃货节”“黄酒节”“抖IN绍兴越潮夜”等主题活动,累计吸引游客500万人次,营业额突破6500万元,在支付宝发布的端午夜经济报告中,水街人气排名全国第九位,新晋“网红打卡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32亿元,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67.73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289426平方米,同比增长35.8%。推动企业规范化发展,完成“下升上”11家、“个转企”45家。发展楼宇经济,辖区内楼宇共入驻企业2283家,入驻率达到97.59%。紧盯招商选资不放松,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10余家,税源经济完成率达到887.42%。重抓科技创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专利产业化项目1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家。

(三)坚持绿色生态,城市发展协调共进。街道办事处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持续推进“大建大美”,全力抓好“碧水、蓝天、净土、清废”四大攻坚,打造生态宜居北海。严格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信访案件基本办结。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对管控区域实行24小时管理,空气质量有效提升,PM2.5浓度降至28.42微克/立方米。深化河湖长规范管理,组织“清网”行动30余次,“大环南河”成功创建市级美丽河道,基本完成辕门北区、胜利新村“污水零直排区”改造。扎实开展垃圾分类,在金寨公寓试点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建设分类垃圾集置点11个,已有6个点投入使用。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助力绍兴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积极配合推进871LOOP全新城市文旅综合体落地建设,全面打赢871拆迁攻坚战,871地块已于2020年10月10日成功出让。完成晴园北侧、娄宫江西侧拆改,持续推进雄盛基地、河山商务中心征收,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四)坚持以民为本,民生福祉稳步增强。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力兑现各项民生承诺,全年累计民生支出达到6760余万元。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辕门、胜利老旧小区整体提升改造,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7台,实现老旧小区焕新蝶变。对越西、快阁苑、虹桥等社区安装智能道闸及智慧监控系统、实施绿改停,整合小区发展空间,提升小区品位。延伸物业共治理念,成立街道“红色物业”管委会,以胜利、山隐、信达为试点,形成由街道牵头、社区实施、业主委员会监督、物业公司运营“四位一体”的新型综合物业管理体制。优学重教氛围浓厚,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放各类慰问金100余万元,救助困难家庭472户。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家园、文化礼堂全覆盖,连续举办“北海生活文化节”,开展各类文艺演出100余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五)坚持协同共建,社会治理扎实推进。街道办事处深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生活北海”管理平台,新增“政务热线”“曝光台”板块,有效解决社区群众诉求3420起,曝光小区内环境问题10余次。受理并处置市长热线及各类信访756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诈骗案发数同比下降7.2%,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摘帽。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联合开展消防安全执法行动4次,检查各类企事业单位600余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2份,淘汰“低散乱”企业30家。

(六)坚持执政为民,政府效能日益提高。街道办事处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全面推进“三驻三服务”活动,街道各级党员干部累计走访困难群众450余人次,联系企业168家次,排解问题50个。突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推、拖、躲、怕、差”五种不良风气,完成10个社区和1个村的党组织巡察工作。围绕“五好两确保”目标,平稳有序完成村(居)组织换届工作,全面实现“一肩挑”,村(居)党组织书记、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较往届均下降2.3岁,一肩挑人选大专以上学历占总数88.52%。主动接受人大街道工委监督,支持人大代表、议政会成员开展视察和调研工作,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议政会意见建议办复率均为100%。


二、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推进年、行动年,也是北海抓住机遇,奋力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办事处各项工作,责任很重,但意义更重,挑战很多,但机遇更多。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真言、献良策,逐步现实“全域未来社区”发展规划,不断开创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局面,促进街道各项工作和谐、稳定、快速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根据区委区政府总体安排,今年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第二个百年”的战略安排和“重要窗口”的目标定位,努力跟紧“四个率先”发展步伐,积极融入“五位一体”总体格局,以“三个北海”为总体目标,高水平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越城区奋力打造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区、为绍兴市率先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市域发展之路贡献新的北海力量。

综合考虑,建议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实辖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汇聚产业发展,打造文商旅发展新高地。一是全力以赴做项目。积极配合871LOOP全新城市文旅综合体落地建设,全力推进迎恩门风情水街整体项目,精挑优质品牌入驻、稳健街区运营品质、融合历史文化内涵,重点打造安玥酒店、“最家空间”综合体,力争将水街打造成为城西商业人气聚集地。稳步推进上大路特色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擦亮文商旅融合“金名片”。二是全力以赴稳企业。用心用情用力推进“三驻三服务”,推行“一企一策”帮扶等举措,完善落户项目审批代办制、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项目建设问题会商制等工作机制,全力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鼓励发展税源经济,实施新一轮楼宇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重点楼宇税收增长超额完成区定目标。三是全力以赴促消费。持续开展北海文化生活相关消费主题活动,加快推进消费升级,依托“生活北海”大力发展云购物、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稳步向上。

(二)聚焦统筹协调,打造城市品质新高地。一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统筹推进鉴湖前后街拆迁,完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主动谋划、攻坚克难,下大力气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完成鹿湖庄整改安置工作。二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持续配合助力文理学院改扩建,常禧路南延一期工程,二环西路、二环北路智慧快速路等省市重大工程,为打造全市域30分钟通勤圈作出北海贡献。整合辖区内闲置、低效、碎片化土地,为城市空间赋能。三是打造智安韧性社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快阁苑、鉴湖、火车站社区等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完成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同步建设一批集厕所、休闲活动、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停憩系统,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生活配套,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小区安防体系建设,推进西湖新村样板智安小区二期建设,实现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监控摄像全覆盖,提升居民生活安全感。

(三)聚力生态更新,打造美丽宜居新高地。一是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推进有机废气、餐饮油烟、工地扬尘等长效治理,力争街道空气优良率达到80%以上,实现指数排名进位争先。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创建省级“污水零直排区”示范街道。二是打造“无废城市”新样板。深入开展“垃圾革命”,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精准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力争定时定点投放小区覆盖率达到50%以上,打造“无废城市”北海样板。三是绘好生态宜居锦绣图。注重环境与城市的有机结合,从市容顽疾的“难点”抓起,扎实开展各类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市容市貌整治等行动,打造规范有序、靓丽文明的城市新面貌。

(四)紧扣品质生活,打造人民幸福新高地。一是精准帮扶重点人群。推进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提标扩面,继续健全帮困救助机制,完善全民参保登记动态管理机制,用好用活百万工程、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扶持等惠民政策。守护辖区居民健康,为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同时由街道出资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包,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完善公益慈善、优抚安置、妇幼权益保障制度。二是创新智用“生活北海”。不断加深“生活北海”平台政务数字化转型,强化“政务热线”板块与部门条线系统的对接,提高办事便捷性,提升掌上办比率。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计划新增“志愿者服务”“社区团购”板块,吸纳社区内零散劳动力,促进人员再就业,带动居民吃住游娱购全场景数字化升级。三是提速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重点打造文化惠民“1+X”工程,新建街道综合文化站,以“我们的节日”为主线,依托迎恩门风情水街、上大路特色街区以及各社区定期开展传统节庆和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北海文化生活品牌,加快建成“15分钟文化圈”。

(五)维护社会和谐,打造治理共建新高地。一是高水平建设智治体系。全力推进街道矛调中心建设,进一步统筹力量资源,推行“1+1+1+N”运行模式,将综治中心、信访代办、司法、“110”接处警平台、“生活北海”等部门入驻,实行矛盾调处“全链条解决”。二是高品质推进社会治理。持续深化“红色物业”,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契合党员发挥优势服务居民,实现街道自管51个小区红色物业全覆盖。加强流动人口动态服务管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高标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汛防台、防灾减灾等应急管理处置工作。持续深化扫黑除恶、反邪教斗争。加强消防、企业生产、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及时开展隐患整改,杜绝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信息来源: 北海街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