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斗门街道全力抢抓融入长三角、大湾区和滨海新区大平台开发建设重大机遇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对于打造具有全区首位度产城人融合的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街道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牢牢把握“促发展、强基础、保稳定”工作总基调,以提升“魅力斗门、开放斗门、和谐斗门”建设水平为总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创新驱动,注重城乡统筹,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基层治理,加快打造具有全区首位度的产城人融合的示范区。
一、工作目标
2021年,斗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节能减排完成区定目标。
二、工作基调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不放松,继续保持产城人融合的工作导向不变道,用足用好“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拥抱大湾区、建设大绍兴”叠加机遇,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重点突出“促发展、强基础、保稳定”三方面的目标:促发展就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强基础就是坚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继承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基础的生机和活力;保稳定就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扎紧防范风险和不稳定因素的笼子,提升平安和谐的底蕴和氛围。
三、工作举措
(一)坚持正确立场,全面增强干部的政治定力
一是坚定信念不动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二是坚持学习不停歇。创新形式、注重效果,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及区重要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充分利用主题党日、主题活动、周一夜学等形式,做到宣传层面全覆盖,形成浓厚的宣传学习氛围。三是深入贯彻不放松。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管党治党新部署新要求,坚定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管干部原则,打造坚强有力、以身作则、勤政廉政、自主创新的领导班子,落实好街道干部职工的培养、学习、管理和使用的办法,细化考核,确保全年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二)坚持稳中求进,切实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
一是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手抓,平稳有序推进印染化工电镀产业改造提升工作,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和承接。以项目推陈出新、做大做强推动产业升级,主动融入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局。全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装备制造、医药器械、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巩固袍江中国汽车城的汽车业态,提升纺织外贸基地的相关产业,补齐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发展、相互促进的可持续的经济格局。二是加快市场主体培优育强。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做精做专,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入推进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做好产业链招商、目标产业招商、龙头企业引商、优势资源引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和一批业态新、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继续实施楼宇提质增效计划,打造一批“千万元楼”和“亿元楼”。三是推进农业农村全面改善。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加大涉农政策倾斜力度,通过重抓蔬菜基地提档升级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着力发展现代化特色农业。继续推进各项涉农改革,加快推进“闲置农房激活”工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大力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三)坚持建管并重,持续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
一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深化“点线面相结合,整治常态长效相贯通”的城市管理工作思路为推动,分中心商贸区、居民居住区、工业集中区常态化开展“洁净斗门”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城市的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巩固“无违建街道”创建成果,打好“拆改”组合拳,持续减存量,严格控增量。做实做细垃圾分类“三支队伍管理”,有效提升垃圾分类的质量。保持钢铁意志抓好征收项目推进,不留尾巴,不留问题,全力配合开发建设。二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主动对接,顺势而为,不断完善城市路网、公共配套等各专项的规划,提升斗门新城的综合配套功能。适应斗门作为大通道重要交通枢纽的需要,构筑一个与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抓住解放大道北延、329国道高架快速路建设、越东路高架智慧快速路建设和地铁2号线建设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机遇,加大投入,打通断头路,完善次干路、支路网络,建立便捷通畅的城市道路系统。加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做好现有特色街区提升,助推成熟地块商圈开发,逐渐形成具有大都市气息的斗门新城形象。三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重点,推进“治水、治气、治废”城乡一体化。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扎实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快生活小区污水改造提升,巩固“五水共治”成果。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低散乱”企业整治和工地道路扬尘治理,持续推进空气质量达标进位。深入开展无废治理,形成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妥善处置建筑垃圾,提升土壤治理水平。
(四)坚持要素保障,加快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是全面优化制度保障。健全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建立主要经济指标预计预测预报制度,牢牢掌握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登记制度、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提高行政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健全项目服务首席“店小二”制度,强化精准服务;推行项目建设一线工作法,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措施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二是全面推进服务保障。立足“为民、便民、惠民、富民”宗旨,进一步梳理街道办理事项,利用互联网等线上平台为企业、居民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便民服务网点向村(居、社区)延伸,将“最多跑一次”“无差别全科受理”“一窗式”服务落到实处,让居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健全企业投资项目代办制度,持续推行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上门送审批服务,最大限度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持续开展“三服务”活动,建立健全问题收集汇总、梳理分类、交办认领、办结销号、跟踪督查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合力解决问题。三是全面提升配套保障。强化用地保障,继续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大力做好存量土地盘活及拆后利用工作;强化资金保障,持续加大政银企联动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模式,千方百计拓展融资渠道,扶持小微企业走出发展困境;强化人才保障,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行业内的科技研发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设备共享等合作共赢模式,着力推动创业园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坚持共享发展,着力保障群众的民生福祉
一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抓促柯灵小学百盛校区、寺东幼儿园等教育网点建设,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抓促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好斗门文化馆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斗笔门汇”公共文化品牌,做好老街文化、闸文化的传承创新,用心讲好斗门故事。开展好各类文体普惠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工作。二是做好民生保障供给。抓好社会救助管理,进一步构建政府、社会联动的困难结对帮扶体系,健全突发重大灾害应急体系。完善全民参保登记动态管理机制,巩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养保扩面提质工作,确保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继续实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步伐,积极开展品质社区创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电梯安装、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等工作。三是抓促民生实事工程。以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以群众满意为工作追求,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高质量办好年度民生实事工程,推动民生问题的落实和解决。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抓好敬老院的管理,落实残疾人权益保障、优待老龄等系列政策。
(六)坚持多元参与,全面巩固街域的社会治理
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基层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以“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搭建街道、共建党组织、村居三级契约化大党建组织架构,推动辖区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发挥“契约化共建、项目化管理”体系功能效应,切实发挥基层党建在区域发展与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围绕共建共享共荣,调动和发挥一切力量,开展党建活动,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激发党建活力。二是构建基层智治体系。以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为统领,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深化“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有效提升对各类事件的反映和处置水平。强化城市“三社联动”,带动社区社会组织逐步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居民自治良好风尚。提升农村“三治融合”,实现政府治理、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探索多元化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三是持续强化风险管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严格落实稳控责任制,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依法打击非访行为,进一步提高初信初访和信访积案化解率。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公共领域安全的专项整治,从源头上预防遏制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坚持党要管党,全力锻造忠诚干净队伍。
一是建强基层堡垒。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导向,做精做优五星系列“升级版”,以“契约化”共建示范社区、乡村振兴先行村、“红色物业”为载体,全面加强各领域党的建设,进一步织密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加强和规范基层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做深做实村社换届“后半篇”文章,推动村社干部的系统思维、协同理念、法治意识和为民情怀,为“十四五”斗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打造忠诚队伍。以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始终确立“前卫”意识,打造“有活力、敢担当、讲奉献、会吃苦、能打仗、打胜仗”的“斗门铁军”团队。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提倡干部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效,以实干见真章、以实绩论英雄,营造出“优者上、庸者让、劣者下”良好氛围。三是营造清正风气。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推、拖、躲、怕、差”不良风气,着力解决不担当、不作为、假作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推进“清廉斗门”建设,进一步加大预防和惩治腐败力度,严厉查处“三改一拆”、工程建设、“三资”管理等关键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