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银菊委员:
对您在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政府部分进一步优化服务,帮助提升民营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政协的关心支持下,我区民营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积极落实各类人才政策,破解“引才难、留才更难”难题。落实《关于印发《〈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绍市委人领〔2019〕10号)、《越城区人才公寓(兰花苑)租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越人社通〔2018〕36号)等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了见习实习、创业培训、安居落户等政策保障。目前,专科(高职)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人才在绍就业可享受人才公寓、0.6-3万元安家补贴,0.36-0.6万元租赁补贴,3-35万元房票补贴等普惠性的人才政策。2021年截至5月,已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资金4953.05万元,涉及人才3771人次。上述政策和补贴的兑现为助推我区企业留住人才注入了强心针,为广大人才留在我区解决了后顾之忧。
二、全力推进企业稳岗政策,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做好企业技能培训。在针对企业招用重点群体人员的补贴政策主要有: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截至2021年1-2月,共受理符合条件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413家,补贴人数745人,补贴金额121.31万元。在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上,2020年,率先开行“就业大巴”接返企业员工,全年开行大巴225辆、火车专列23趟,接回员工7583人;鼓励员工自行返绍,享受自行返绍效能补贴员工达29562人;鼓励企业通过包车、拼车等方式接回员工,给予企业全额包车补助(含接回员工统一用餐费),共兑现企业包车补助184.72万元,惠及员工2527人。2021年年初,第一时间出台《关于阶段性保障企业用工的意见的实施细则》(越人社通〔2021〕2号 ),从“开通就业专列”、“发放返岗补助”、“加强市场化引才激励”等方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月28日前,组织483人乘坐专列返越上岗,享受自行返绍效能补贴40.29万。受理17个镇街复工复产返绍补贴申请,涉及企业1004家,涉及资金约1800万。
与此同时,根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实施办法>的通知》、《绍兴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我局积极开展落实各类鼓励重点群体提升职业技能的政策。2020年,共受理技能提升补贴1282人次,补贴金额190.6万元。为满足春节期间企业稳岗培训需求,区人社局出台《关于做好春节期间越城区企业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越人社发〔2021〕2号),该政策依托“绍兴职业教育网”等4个线上平台为企业员工提供生产营销、技能提升等培训服务,同时企业享受每人不超过800元的培训补贴。截止第一季度共有317家越城区企业,41417名职工开展线上培训,完成全年45000人培训任务的92.04%,预计补贴企业资金3000万元。
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我们下一步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以政府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行越城“人才码”。积极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改革工作,加大越城“人才码”推行力度,构建人才求职库、企业招聘库,打造人才服务“一件事”应用场景。充分利用“浙里办”APP中的“一件事专区”、“1+9”两个人才政策服务平台及良好的线下服务,加快人才政策兑现速度,提升人才获得感。
二、继续落实企业稳岗返还政策,兑现好人社领域涉企补贴。根据省市工作部署,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参保企业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020年共向2692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2149.2万元,涉及职工5.95万人。同时,推动落实《绍兴市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办理实施办法》,通过大数据比对符合条件企业名单,进一步简化申请材料及申请流程。继续放宽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继续放宽至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失业保险1年以上。
三、开展东西部人才、劳务对接,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培训体系。根据我区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具体需求,赴江西、河南、重庆等地对接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及现场招聘活动;全面开展线下培训,出台越城区职业培训指导规程,规范培训质量;推动参加数字化改革的相关工作,尽快实现线上智能化平台上线,同时整合线下机构和企业车间资源,打造线上线下培训体系;全面开展企业等级认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认定补贴申报工作;推动企业新型学徒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推动鼓励企业技工人才的技能提升,帮助民营企业提升员工队伍整体技能水平。
四、深化工会基层组织体系改革创新,探索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积极融入党委政府城市文化体系建设。我区一直扎实推进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一是按标准完成17个镇街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并实现全覆盖;二是恢复区工人文化宫功能。室内活动阵地以市职工中专场地(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6平方米)为依托,开设乒乓球、台球、瑜伽、书画、职工书屋、技能培训、职工文化展示中心等项目;室外运动场所挂牌于越城区体育中心,开设职工篮球场、门球场、乒乓球长廊和田径赛场,总面积达12000余平米;所有项目免费开放,最大限度满足了全区职工参加各类竞赛、文体活动的需求。今后,我区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做强工会自媒体宣传,强化对工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意识形态阵地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积极开展“越城职工大讲堂“活动,深入基层工会开展讲座,做好覆盖面广度。同时,我区将持续对未建工会进行摸排梳理工作,对于百人以上未建工会企业进行逐一登记并开展建会动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