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大会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全面擘画未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前景。就如何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越城发展的优异答卷,陈智明局长主要从三个方面结合越城实际,畅谈心得体会,谋划未来发展。
第一方面,就商务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职责定位,陈智明局长指出“为人民谋福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以清晰看到,在当前全党努力增进民生福祉的新征程中,构建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是商务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重要遵循。未来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立足上午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坚持“三实”导向,扛起“五为担当”积极为全省试制度、为越城促发展、为企业营环境、为百姓谋福祉、为事业强保障,用一流的业绩检验学习贯彻的成效,努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两个先行”贡献商务力量。
第二方面,就越城商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商贸消费、数字经济等方面,主要取得的喜人成果,陈智明局长指出。在过去的五年,区商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构建新发展新格局要求,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聚焦首位度中心城区建设,持续扩内需、促消费、稳外贸、拓外资、抓改革、务时效,全区商务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对外贸易凸显强劲发展动力。开放平台创建取得标志性突破,成功获批中国(绍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综合保税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休闲纺织产业集群列入全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外贸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7年的213亿元增加到2021年度的669亿元,全区有出口实绩企业由1200家增加到2500家,年出口额超5000万元企业由90家增加到258家。招商引资取得前所未有突破。深化“内外一体,两区联动”的招商统筹机制,“一盘棋”的大招商格局基本建立。依托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和滨海省级高能级发展平台,项目招大引强势头强劲。2018年以来,累计引进5亿以上项目89只,其中超50亿项目14只。实到外资连年新高,累计利用外资7.39亿美元,招引超亿美元项目10只,高新技术利用外资占比达到63.3%。商贸消费迎来品质能级跃升。商贸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社会零售平零售总额突破720亿元,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突破1000家;大型商贸综合体面积超100万平方米,重点楼宇超60幢。文商旅融合加快发展‘鲁迅步行街、迎恩门水街’成功入选省级高品质步行街,风越里、871loop等文商旅融合项目稳步推进,省级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区、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区、省级智慧商圈、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成功创建。受罪改革打造靓丽商务名片。找准数字经济“产业链现代化”跑道,在全省首创“一码找订单”数字化应用场景,助力外贸“逆疫”而上。今年共有244佳企业16472个样品,参加了7场境外代展,收获订单8052万美元,在外贸稳进提质行动中取得了实战实效。“一码找订单”应用获评数字经济系统省级地方特色应用,入选“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代表全市参展第五届“数字中国”峰会。再生资源智慧管理应用成功入选全省“一本账”的无废城市应用跑道。
第三方面,就立足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围绕二十大报告提到的增强国内大循环、国际循环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内容,区商务局下步的举措,陈智明局长指出,下阶段区商务局蒋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不断提高统筹理由国内国际“两个循环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力夺取稳住大盘、稳进提质的高分报表,用商务的稳和进为全区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聚焦示范引领,抢抓外贸发展新机遇。升级打造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外贸“一站式“新服务,大力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独立站产业等新业态。积极承载浙江(绍兴)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权力构建“一区三中心“。推进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进口服务平台。发挥开放平台集成优势和自贸联动创新区的政策优势,构建多平台联动新格局,增强我区对外开放的承载力、驱动力和印象里,努力打造全国开放平台综合利用先行先试样板区。聚焦数字赋能,推动消费能级新跃升。升级传统消费,通过数字赋能,促进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提质扩容。积极开展“越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培育新型消费,倡导绿色消费,不断发掘露营游、研学游等新型文旅消费产品。畅通商贸流通,持续推进供应链创新应用和快递的“二进一出“工程,全面开展省级县域商业中心、古城文旅创新发展区建设,权力争创全省新型消费试点区。聚焦改革创新。汇聚内外循环新动能。全面实施“越城名企“提质、“越创平台“聚能、“越货精品“创标行动,纵深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全力争创国家级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加快融入“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迭代升级“一码找订单“应用,深化完善理论制度成果,加快实现“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全面实施楼宇经济新三年成长计划,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切实提高税源涵养,全面构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成“的楼宇经济发展新格局。聚焦统筹一体,打造投资促进新高地。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充分发挥滨海新区主阵地的作用于,聚焦集成电路和生命健康两大产业,充分发挥驻外招商作用,全力招引“高精尖“重点项目。力抓外资集聚,奋力突破招引路径,抢抓RCEP的重大窗口期红利,积极探索QFLP、境外并购、返程投资等利用外资新模式,力争全市首支QFLP外资基金落户越城。强化招商工作统筹,完善规范招商工作流程,持续深化“内外一体、两区联动“机制,汇聚强大招商合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