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彩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的《完善教育体制,提升教育质量》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设立专项奖励扶持基金的建议
目前,针对中小学、幼儿园有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覆盖所有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资助项目有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特殊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补助,学前教育保育费减免,民办幼儿园在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核定的保育费标准内按实减免等。优秀学生奖励方面主要以精神鼓励为主。
二、关于逐步取消学区制度的建议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区划分调整和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浙教基〔2018〕19号)精神, 学区是指为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而划定的区域范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区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根据区域内学校分布、学校规模、适龄学生人数、所在社区、交通状况等因素,依街道、社区、路段、河道、门牌号、村组等合理划定。
近年来,我区加快学校新建与改建项目的推进,积极挖掘公办学校的办学潜力,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2021年以来,新开办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文源校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梅山校区、柯灵小学教育集团百盛校区、袍江小学教育集团两湖西侧小学、建功中学教育集团迪荡校区等6所中小学校,科学规范划定学区,整体谋划推进发展,不断满足人口增长和城市布局调整的需求。下阶段,我局也将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集团化办学、完善入学政策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
三、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越城区一直以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招引人才。2021年组织3批次新教师招聘,新入职教师156位,其中单独面向高校优秀毕业生招聘2批次共89人占比57%。面向全国招聘名优教师、名校长,引进教育人才2人。实施银龄讲学计划,招聘12名优秀退休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培育提升。实施“三名”工程,遴选645位名师,其中市级及以上名师137位。建立由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担任导师的工作室109个,吸纳成员900余人,加速教师梯级成长。三是交流辐射。兼顾城乡并适当向农村倾斜,实施三年一轮的“县管校聘”制度,跨校流动教师54人。常态化实施校长教师交流,2021年交流人数达274人,其中骨干教师交流占比25.2%。
四、关于保障落实教师待遇的建议
2019年全区教育大会后,越城区委出台《关于加快越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20-2022年)》(越委〔2019〕68号)文件,围绕越城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划。文件明确规定:“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分配政策与公务员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自2020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至少3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越城区教育人才队伍专项建设。人社、财政、教育及公务员局等相关部门定期沟通,加强信息交流,确保在对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时,同步考虑、同步谋定义务教育教师的待遇,并同步发放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