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格局 抓好落实
开启新一届政府工作新征程
——在区政府十届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钱林江
(2022年2月23日)
同志们:
区“两会”刚刚胜利闭幕,我们就马不停蹄召开新一届区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两会精神,动员政府系统广大干部,立足新起点,担当新使命,开启新征程,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会议以“放大格局、抓好落实”为主题,既是贯彻区委年初干部大会“领先争先、大抓落实”的工作要求,也体现本届政府“抓落实、干实事”的工作主线,今后我们每次政府全体会议都会有一个主题,形成推进政府工作的体系化。刚才,金均海常务副区长分解了政府工作报告具体任务,四个单位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对标赶超。下面,我重点围绕如何抓好落实,再讲四点意见:
一、抓好落实,要有宽广视野
区委区政府一直强调,做好主城区的工作,不能简单就越城谋越城,要多维度、宽视角审视越城、审视自己,只有视野宽才能格局大,只有格局大才能胸襟广,只有胸襟广才能干得好。具体要从四个维度上来把握。
(一)从空间维度看要有宽广视野。放眼长三角,越城居于上海、杭州、宁波等大都市的几何中心;放眼全省,越城地处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区,是杭绍甬城市群的支点枢纽;放眼全市,越城是绍兴市中心城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市委已经明确“支持越城中心崛起”,这就是越城的空间地位。可以说,时代已经把我们推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当下的越城,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接近舞台中央、靠近聚光灯下。面对如此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如果没有宽广的视野,就会跟不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节奏,就会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被边缘化。
(二)从全局维度看要有宽广视野。政府是党委领导下的政府。区第十次党代会已经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系统安排,明确提出了“首位立区、幸福越城”的战略定位和“五个新跨越”的发展目标,全面部署了“争一流谱新篇”八大行动,为政府做好未来五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政府团队必须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把“上级有部署、越城见行动,区委有要求、政府抓落实”贯彻融入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只有在这个视角下抓好落实、抓好执行,才能既符合区委方略,又符合现实需要,才能确保区委各项决策一贯到底、见到实效。
(三)从历史维度看要有宽广视野。25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越城也有过多个高光时刻: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定都于此,越城撑起了浙江城市文明的天际线;隋唐时期,越城是东南都会,是全国举足轻重的大城市;南宋时期,越城是经济重镇、皇朝陪都、帝陵所在;上世纪80年代,越城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90年代,越城区级经济位列全省城区经济第一名,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区。尽管之后越城沉寂了一段时间,但那份与生俱来的自信从未消失。我们要以大历史观来谋划推进工作,我们要坚信,现在提出的“首位”目标、领先要求,是完全可以实现,也必然会实现的。
(四)从自身维度看要有宽广视野。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推动下,我们实现了平台空间蝶变,5个功能主体归并整合,真正进入了“大越城”时代。我们发现,这些区块独立运行的时候,体系是相对完整的,但体制合一后,要素的配置和供给发生了变化,群众的需求和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还停留在散状功能区的片区视角来想问题、作决策,会对区域大体系带来更严重的“碎片化”后果,这既不符合市委决策初衷,也不利于区域长远发展。基于此,我们要站在全区域的视角来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告别“碎片化”。
二、抓好落实,要有完整体系
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是政府抓落实最基本的问题。我们要按照省委袁书记提出的“四个体系”要求,系统重塑抓落实的机制、工具、手段和方法,推动政府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一)指标体系要完善。在开放复杂巨系统中循序推进工作,首先要明确“做什么”。对区政府来说,未来五年,就是要按照区党代会、区人民代表大会明确的“首位立区、幸福越城”总目标,细化形成分领域、分阶段的具体目标,形成抓落实的具体指标体系。今年工作,就是要按照“越城区保二争一、滨海新区确保第一”的要求,通过“三个年活动”“三大攻坚行动”,拉长板、补短板、争样板,各条线都要有国家级荣誉(试点),各部门都要有省级以上荣誉(试点)。
(二)工作体系要完善。政府工作讲究时效性和节奏感,稍有松懈就会陷入被动,我们要构建完整执行落实链条,一环扣一环、一步跟一步,推动工作贯到边落到底。年初,区委区政府围绕既定的目标任务,生成重点工作清单,做到见事见人见责任。围绕抓好落实,我们考虑,每周,区政府召开班子例会,交流工作、协调问题,增强协同性。每月,区政府召开“抓项目”推进会,围绕产业项目、政府投资项目谋划、招引、推进、投用“四张清单”,解决具体问题,加快项目进度。双月,区政府召开“强落实”推进会,各部门、各镇街围绕发展指标、重点工作、特色亮点“赛马”比拼。每季,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例会,分管区领导交流领衔重点工作。工作中,我们大力倡导开短会、讲短话,除了必须要开的会,一般性工作会通过浙政钉区政府工作群,即时交办任务、督查进度,全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三)政策体系要完善。政策是我们抓好工作的“桥”与“船”,新一届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重点把握四条原则:一是贯到底。就是把上级各项政策全面贯彻好,确保到边到底到末梢。二是辨识度。就是在执行上级政策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的产业、主导的工作、碰到的困难,精准供给,出台加强版政策,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效应。三是联调性。就是各类政策资源的配置要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总的是围绕“产值”与“税收”两大指标,对正向拉动、贡献突出的企业,给予更多倾斜。四是直达力。按照“第一时间”要求,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及早发力。
(四)评价体系要完善。科学评价,是推动工作最有力的“指挥棒”。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三个“化”。一是闭环化。就是要强化上级指示和区委要求的执行效率,形成早抓落实、快抓落实的闭环,做到上级督查少批评、多表扬,区委区政府批示快办结、快回复。二是过程化。既要看年终“总账”,又要看每天“进账”,各项工作要在过程中保持领先争先,今年区委非常明确,要提高过程性考核比重,对节点上落后的,要放大细节、及时督办、加重扣分。三是差别化。总的导向是“奖要奖到开心,罚要罚到痛心”。谁行动快、落实快、见效快,就优先保障谁,把政策、资源集中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团队。
三、抓好落实,要有系统方法
工作要干好,方法很重要。新一届政府团队,要进一步提升统、谋、争的能力,不务虚功、力求实效。
(一)面上工作要会“统”。“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要学会做好“统”的文章,打破时空、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一是“统”工作内容。市委要求我们,“小干部要有大思想,小干部要有大作为”。越城是实辖643平方公里的越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所有事情,作为属地,必须全部纳入视野、纳入盘子,不论是新区的还是市级平台的,所有计划、所有进度、所有数据我们都要能统得起来、说得上来,决不能因为某项工作的实施主体不在区里就不去了解、不去支持、不去配合。二是“统”工作方式。在企业、群众的眼里,不管哪个部门、哪个镇街,都代表着政府,他们是找政府办事。我们必须突出“整体政府”理念,对企业、群众办事事项,要研究不同主体如何统流程、统标准,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政策,同一情况、同一处理。特别是涉及新区的工作,更要强化“一家人”的理念,主动补台、全面兜底,区级部门、镇街要积极主动向新区领导汇报工作,真正做到以融促进、以进促好。三是“统”资源要素。政府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强化资源要素联调联配,建立政府口函告单制度,对好的情况、差的情况实行一条工作线到一个工作面的函告。
(二)创新工作要会“谋”。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新一届政府团队都要善谋敢为、推陈出新,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新事业。一是站在高位“谋”。上下同欲者胜。我们谋工作不能把出发点仅仅放在是否对越城有利上,更要放在是否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大局有利上,在更高层面、更大场景找风口、找赛道,只有这样,谋出来的才是大事,才能符合大势。二是放眼整体“谋”。政府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谋的时候,必须考虑对周围工作、关联工作、长期性工作,是否能产生由点到面的促动,是否在未来还能继续走在前列。三是借势借力“谋”。许多工作光靠自身资源、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新一届政府团队要学会向领导资源借力,向市级平台借力,向大事要事借力,向企业家乡贤借力,汇聚起共谋工作、共创亮点的强大能量。
(三)重点工作要会“争”。“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工作中,要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劲头,和最快者比、与最强者争、朝最高处攀。一是锚定首位“争”。紧紧围绕“首位立区、幸福越城”目标定位,牢固树立“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首位意识,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到最出色,做到最出彩。刚刚常务分解的目标任务,都是底线要求,大家必须自我加压,提高标准,确保超额完成、进位争先。二是领导带头“争”。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这是干部的立身之本。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往北京跑、往省里跑,哪里资源多,就往哪里跑,只要是对越城有利、对绍兴有利的,都要不厌其烦、不遗余力去争取。三是攻坚克难“争”。新一届政府工作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多年发展、多轮调整累积的老问题,面对改革深化、社会进步产生的新情况,我们要有“柿子专找硬的捏”的自信,“新官理旧账不留坏账”的自觉,从最难处入手、从最痛处发力、从最弱项补起,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
四、抓好落实,要有过硬作风
作风决定作为,我们要把作风建设摆在班子建设、团队建设的突出重要位置,旗帜鲜明反对五种现象,坚定不移强化五种导向。
(一)要旗帜鲜明反对“碎片化、机械化”的现象。区委一直强调要树立“一家人、一家亲”理念,但个别部门、个别干部还是大越城的“身子”、小越城的“脑子”,存在人为的“两张皮”。新的政府团队,必须强化“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导向,站上会稽山、面朝钱塘江,把643平方公里范围之内的工作都纳入视野,统筹处理好上下、左右、内外的关系,汇聚起共建越城、共享发展的澎湃动力。
(二)要旗帜鲜明反对“小九九、小家子气”的现象。我认为,只有市里好越城才会好,只有越城好越城的干部才会好,抓工作如果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爱打自己的小算盘,就走不到舞台中央、上不了领奖台。新的政府团队,必须强化“集体先、大局先、发展先”的导向,上提两级谋事、下沉两级干事,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三)要旗帜鲜明反对“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好了”的现象。要“在表扬声中干工作”,就必须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现在我们都讲求用数据说话、用实绩说话,如果把“任务分解了”当成“工作完成了”,把“开会研究了”当成“问题解决了”,工作就不会真正落地,掌声和荣誉永远不会向我们走来。新的政府团队,必须强化“实打实、硬碰硬、真对真”的导向,盯住不落实的事,抓牢没干完的活,追究不执行的人,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好落实。
(四)要旗帜鲜明反对“工作都在做、但没有硬核成果”的现象。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胜过平庸地做一万件事。抓工作如果习惯于随大势、跟大流、照着做,是跑不到领先位、拿不到第一名的。新的政府团队,必须强化“争第一、做出彩、创最佳”的导向,既要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更要追求极致,争做领跑者。
(五)要旗帜鲜明反对“我没干过、我不会干”的现象。变革的时代,如果只敢做过去擅长的事,对新情况新任务“本能抗拒”,我们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新的政府团队,必须强化“我来干、我先做、我能行”的导向,加强生成性学习,保持创造性张力,走出舒适区,趟过深水区,敢闯无人区,人人争当变革团队的优胜者。
同志们,新一届政府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新的目标、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我们有新的作为。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放大格局、抓好落实,为加快实现“首位立区、幸福越城”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