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索引号: 592878027/2022-89703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综合执法局 发文日期: 2022-07-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对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10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 07- 13 14: 29 浏览次数:

韩春芳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以来,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一直是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更是我局的核心工作,我局聚焦“强化队伍建设、推进智能化监管、落实长效管理”三个目标,着力推动城市管理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一、关于提升专业化

1.把控源头,加强针对性人才引进。自2020年以来,在公务员招录中,我局岗位设置加强了综合行政执法的专业针对性,把好人才引进第一关。2021年招录18人,其中法学专业设置占比83.3%,含4名硕士研究生;2022年计划招录15人,其中法学或公安学类8人,占比53.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1人,市政相关专业1人。

2.提能增效,落实专项性教育培训。每月召开法制例会,开展法规学习及优差案例剖析,提升执法队员法律素养,加强执法能力培养;每年组织全局执法队员综合素质提升脱产轮训,全局全员提升综合技能;结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联合区16个专业执法部门针对划转事项开展执法办案业务培训,并邀请府山、东浦、陶堰、孙端、沥海、富盛6个赋权镇街分管领导和业务线经办人员参加,目前6个赋权镇街以自身名义已立案105起;灵活融合周一夜学,定期开设“综合执法.律学堂”,邀请市、区及市外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法律专家进行授课,全员提升业务技能。现已成功举办5期,切实将理论应用到执法办案实践中,今年以来,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805件,罚款金额8777168.86元;重大案件19件,罚款金额5283788.86元。其中,渣土类案件578件,罚款金额2355450元;施工扬尘类案件32件,罚款金额930000元。

二、关于提升智能化

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启动多平台建设工作,构建数智化、智能化城市管理体制,使城市管理更科学更高效。

1.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及检测系统。该系统总计投入约800万元,联合镜湖开发办,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在桥梁关键部位安装温湿度、加速度、应力、雷达等传感器,自动采集包括温湿度、风速风向、索力、振动情况在内的10大数据,使桥梁养护作业精细到面到线到点。今年年初,镜湖大桥、官渎大桥、凤林大桥就已正式进入系统应用阶段。

2.市政设施综合管理平台。综合接入路灯、亮化、泵站、公共自行车等各专业子系统数据,实现对市政设施资源和数据整合,进行市政设施运行“一张图”全景呈现,提供智能化分析、报表和图表,并对10处低洼、涵洞区域实现智能化液位监测。

3.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监管平台。建立养护单位端子系统、“涉绿事项”跨部门协作子系统、古树名木AI智能识别抓拍应用、与公众互动平台等十六大功能模块,通过在线实时监测园林树木生长及周围环境数据,做到预测性维护,显著的减少人工成本,极大提高园林管理工作效率及规范性,能够减少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巡查效率低、整改反馈难等问题,使管理工作更科学更高效;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标准化,满足各部门之间协同管理的需求性、扩展性、维护性,从而增强数据共享、服务能力,打破建设部门和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4.渣土车治理管控平台。依托公安视频专网和软件开发,建立渣土运输车辆黑白名单和预警警示机制,对我区无渣土运输资质、无准运证车辆智能识别实现实施监管,实现从工地到消纳场两点一线渣土运输全流程的在线管理,对运输过程中违法违规事件的智能预警。将单一的人管模式为人管和技管的双重监管模式,克服人力执法主观因素的短板,弥补执法力量的不足,形成精细化、智能化、长效化的渣土运输监管机制。

5.城市管理视频智能应用平台。以越城智慧城管成立以来累积的20多万条数据为基础,以城市管理需求为牵引,利用大数据检索、视频深度学习等技术,打造了统一的城市管理视频智能应用平台,智能发现沿河洗涤、店外经营、流动摊贩、车辆违停等常见的城市管理问题,并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实现了语音报警。

三、关于提升持续性

1.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制定出台《越城区2022年城市管理“补短板、强弱项、重提升—十大攻坚行动”方案》(越政办发〔2022〕3 号),通过“整治一批、攻坚一批、巩固一批”三步走,促进整治行动见实效。制定出台《越城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越政办发〔2022〕17号),抓好各类专项提升行动,提升城市管理形象。今年一季度城市管理工作考核我区排名全市第一。

2.精准靶向发力,开展专项整治。(1)开展市容环卫整治。攻坚期间,摸排洗车店102家,整改问题20处,整改占道经营7307处,累计整改店招店牌705处,面积达7868.4平方,清除乱张贴13747处,处置齐门经营问题27607个,劝离流动摊51352摊次。加大力度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共涉及422处问题点位,421处已整改完成,剩余1处正在整改中;(2)开展燃气安全整治。截至目前,已累计摸排燃气相关安全问题455处,已全部整改完成。同步构建起企业自查、行业督查和第三方检查相结合的常态化检查体系,共开展检查100余次,排查问题隐患1430处,已全部整改完成。(3)开展综合环境整治。构建“1+4+4+N”督查体系,全方位掌握全区道路及周边环境动态,靶向发力解决市容环卫、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垃圾分类等各类城市管理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下发城管工作交办单108期,涉及问题2339处,整改完成1810处。探索建立执法队员“6+N件事”巡查系统(“6大类”:街面秩序、市容市貌、环卫保洁、市政设施、园林绿化、违法建筑;“N件动态事项”:由各镇街中队根据辖区实际,自行增补),目前该系统在试运行阶段。

3.聚力提质增效,夯实长效基础。出台《2022年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强化考核导向,凝聚全区合力。(1)提升道路品质。对标一线城市品质和“席地而坐”标准,制定《特级道路精细化保洁试点实施方案》,5月20日起试点开展精细化作业。加强全区道路维养力度,今年以来,累计维修沥青路面9645处,铣刨摊铺沥青路面19.98万平方米,维修人行道18117.47平方米,维修窨井1146个,查处挖掘城市道路3起,罚款2500元。修剪草坪等270万方,防治草皮病虫害,累计治虫29.9万方,清理杂草837吨。靠前抓好工程渣土车辆运输管控,今年以来,已累计核准备案工程渣土(泥浆)工地47个,核发准运证210份,运载卡26份,备案渣土处置消纳点23处;共安装抓拍系统工地148个,在项目工地抓拍及渣土运输车辆监控安装始终保持两个100%。(2)加强防违控违。建立违法建筑数据库,已上报录入省系统存量违建1398条,面积173.89万平方米,违建暂缓处置(附房)录入10469条,面积30万平方米。严控新增违建,出台《违建信息物业登记报告制度》,截至目前,拆违23.467万平方米,达到全年任务的58.66%,完成三改面积49.04万平方米,达到市定任务的75.5%。(3)抓实垃圾分类。持续开展“撤桶并点”工作,截至目前,已撤除1320只垃圾桶,设置128个“定时定点”投放点,共涉及94个小区,累计553个小区,占比达72.86%。有序推进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工作,目前13个小区已基本完成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鉴湖街道片区创建工作已分解落实,辖区内农村、社区已实行数字化治理实现基本全覆盖。推进100个垃圾分类数字化小区试点建设工作,已有61个小区已投入运行,整体进度达到80%。今年累计办理垃圾分类执法案件3040起,处罚金额259240元,宣传工作和案件办理均居全市第一。

四、关于提升参与度

线下每年组织开展城管开放日活动,邀请委员代表、群众代表走近一线,亲身体验,积极为城市管理献计献策;线上全面发挥“越城城管”微信公众号的新媒宣传作用,使之成为政策宣传、信息发布、教育引导、了解社情民意等的主阵地。

1.信息公开,提高群众知晓率。运用图片、文字、视频等配合传递信息,丰富报道内容,提高视觉冲击力,让群众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更好地感受新闻事件的现场感,真实感。公众号已累计推送信息1667篇。

2.线上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通过线上答题、投票、拼图、集赞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营造城市管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在今日越城、越城城管等平台上累计开展10场线上活动,效果显著。

3.畅通渠道,提高群众满意度。在公众号开设垃圾分类、移车服务、办事指南、违法查询、公厕查询、停车场查询、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投诉举报、市政设施破损爆料等平台,公众可根据实际需求运用,也可以提出意见建议。相关意见建议和投诉举报情况进行闭环处置,及时反馈,做到民呼我为。

五、立足沥海新高地,服务滨海新发展

紧抓沥海作为城市副中心规划的发展生机和活力,以城市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样板化、数智化为指引,聚焦渣土管控、机动车停放、流动摊管控、违法建筑等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精于细节,敏于细处,集中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切实发挥城市管理在文明宜居幸福城建设中的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按照“一旬一重点,一月一突破”的原则纵深推进“常态化管理+专项整治”。组织实施开展农贸市场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业园区流动摊定点执勤、机动车违停重点督查、煤气安全专项排查、渣土运输集中攻坚整治等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劝导取缔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5800余起,清理“牛皮癣”小广告、墙面乱涂写、违规横幅、橱窗广告等共计1420处,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2360平方米,处罚机动车违停100起。检查燃气餐饮使用单位130家,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问题65处,立案查处4起,处罚金41400元;查扣各类渣土车辆(设备)281辆,立案查处211起,处罚金822200元。

2.依托“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提档升质枫桥式中队创建工作。支持沥海街道作为赋权镇街先行试点,要求沥海中队严格对照枫桥式中队创建标准,以队伍建设、执法协作、机制建设、数字化能等工作主线为抓手,加快提高中队建设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切实做好街道赋权执法的中流砥柱。

(1)强化队伍建设,夯实执法基础。依托周一夜学、公务员云讲堂、法制例会等多种平台,多维度、系统性、常态化开展法制专题业务培训,提高新划转职能事项的承接能力,努力让每位执法队员都能掌握新的执法检查方式方法和应对跨部门跨领域的检查工作,普适化提升执法队员法制素养和业务水平。建立法制员跟学机制,充分发挥法制员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按照“一月一专训”的频次,由中队法制员对其他执法队员因材施教,积极做好引导和传帮带,通过案件线索分析、案件评比纠错、法制专项审核、疑难案件研讨、执法办案比武等活动,攻克执法队员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知识短板。今年以来,已组织(参加)《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新划转执法职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专题培训会12次,组织法律法规考试3次,实现执法队员(含辅勤队员)法规培训全覆盖。

(2)优化硬件配置,提升执法装备。根据省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对照枫桥式中队建设实际,以“一站式办案、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为目标统一规划办公场地布局,切实满足案件会商、调查问询、案件听证、装备管理等多种功能,实现执法办案、案件管理、财物管理三大功能区的有效融合、集成作战,为大综合一体化执法办案夯实硬件基础。截至目前,办公场所正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稳步推进,需增购执法装备已完成预算编制。

(3)增强执法协作,规范执法方式。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建立跨部门执法协作联动机制,扎实推进“综合查一次”,有效打破部门间壁垒,形成“清单式”服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有效破解“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等问题。根据“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向被检查单位解释综合执法领域较为常见、与日常经营执法检查中贯穿释法引导,执法检查后跟踪指导,积极引导被检查单位树立文明守法意识。扎实推进赋权清单事项执法办案工作,通过专项检查、综合检查、日常监督、重点领域抽查等,优化案件办理机制,拓展执法办案领域,强化案件自审质量,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自今年6月执法事项赋权街道以来,已运用“综合查一次”开展执法检查30余次,检查各类单位30余家,开展宣传教育30余次,立案查处垃圾分类、餐饮油烟、燃气安全等各类违法行为10余起,处罚款4万余元;办理赋权行政执法事项案件40余件,涵盖室外无照经营、渣土管控、大气污染等领域,处罚款4万余元。




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2年7月5日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