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索引号: 592878027/2023-92895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名城办 发文日期: 2023-11-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对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9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 11- 03 16: 23 浏览次数:

周利委员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更广范围精耕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对象的建议》(第92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古城文旅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我们积极贯彻《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特别是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要求,严格落实《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方针着力做好古城内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您提出的要更广范围加强古城精耕,与我们一直来开展的工作不谋而合。

围绕9.0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保护范围,健全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分级开发,目前已形成两环相扣(串联八大历史街区的古城核心文化展示环、以护城河为线的生态景观休闲环)、五片联动(越子城、八字桥、书圣故里、阳明故里、鲁迅故里)的古城保护利用规划格局。古城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文保点41处,普查登录文物56处。

一、梳理普查,健全安全监控网络

2019年开展古城内八大历史街区第一批保护对象普查和名录编制,普查有价值对象13类共191处(个),复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历史建筑共104处,形成首批绍兴古城保护对象建议名单共200处,完成古城内保护对象梳理基础工作。2022年实施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安防监控联网工程,实现古城内省级文保单位视频监控覆盖100%,纳入公安雪亮工程,形成文物安全监管执法联动;建设上线火灾监测处置、古桥安全监测等22022年浙江省文物安全应用场景揭榜挂帅试点模块,重塑文物安全基层治理业务流程,联动区社会治理中心形成文物安全基层治理一件事集成体系施行规范制度成果,文物智慧管家与绍兴古城保护传承重大应用成功组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古城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以更广的范围和更细的管理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古城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助力古城复兴。

二、提档升级,加强精细化管理

2022年根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绍兴古城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绍兴钱业会馆消防改造提升工程、文物建筑消防改造提升工程一期(11处)和古城内102处民居类文物建筑安全档案建档工作,持续加强古城文物建筑动态保护。2023年计划继续实施绍兴古城文物建筑消防改造提升工程二期,实施对象26处,对古城范围内文物建筑进行电气线路改造,具体包括增加智慧用电监测系统、消防系统和报警系统等。进一步改善古城旅游公共设施,将古城范围内现有路面停车位新建充电桩,古城内现有的公共卫生间小便处提升改造等项目列入2023年古城基础设施微改造项目中,加强古城精细化管理。2023年计划实施古城内环环通项目,涉及古城内重要景点石板路贯通,对古城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模式,多元参与齐共治

注重发挥社会公众的关键主体作用,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古城管理,激活古城基层治理新动能。选聘九批古城守护官共计140名,通过线下巡视+线上反馈,实现古城保护你发现我解决治理新模式。创新建立绍兴古城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绍兴古城保护司法实践基地、绍兴古城思政课实践基地,深入推进司法、行政、社会、校园四个层面协作配合,共同加强对古城多元化综合保护。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坚持统筹规划、市区联动、高效协同、以人为本,系统构建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以赶考之姿开展绍兴古城保护利用工作,助力绍兴网络大城市、共同富裕地建设。


信息来源: 区名城办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