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组织机构>区政府部门(单位)>区农水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索引号: 11330602002581101F/2024-97184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农水局 发文日期: 2024-11-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绍兴市越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对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8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 11- 28 11: 32 浏览次数:

徐志江委员:

您所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民“断代”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经区人社局、区教体局等相关部门,现就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

我区高度重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强化管理服务和扶持,积极构建高素质农民队伍。

(一)加强教育培训。我区创新推动“一村一品”技能品牌培育工程,探索加强农民职业化培训的新路径。围绕“新时代工匠”建设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创新推动“一村一品”技能品牌培育工程,通过立足“产业”发展培训、围绕“村民”分类培训、紧盯“时节”拓展培训等多种形式,打通“技能提升”这个关键节点,连接起交汇“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和“村居发展”的高架互通。截至目前,培训村(社区)人员超过1万人次、新增就业1500人以上、挂牌100个“一村一品”技能村(社区)。

(二)完善培育体系。一是深化城乡教师交流。根据越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相关文件精神,逐步提高流动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比例,实现新增流动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全覆盖。二是加强农村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根据学校规模科学核定校级领导职数,配齐配足区属各校校级领导。新提任的校级领导首先考虑到农村学校任教锻炼,进一步优化结构,充实农村学校领导班子力量。三是发挥名优教师带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农村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修订区教体系统“三名工程”实施方案,重新认定一批名师,成立一批名师工作室,确保名师工作室覆盖所有农村学校。

(三)提升农民学历。近年来,我区各成校始终秉持农村成人教育“既要讲农字,又要跳出农字谋发展”的理念,积极培养农民终身学习意识,组织低学历农民参加学历技能双证培训,最大限度帮助农民打开眼界。2023年共帮助1814名农民完成初高中学历提升,超省定指标42.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已有1451名农民报名参加初高中学历提升。

(四)支持乡村人才创业。一是搭建乡村人才创业平台。加强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绍兴文理学院等院校科技合作,创建集人才孵化、创新创业、指导推广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创业平台。截止目前,争取省级“浙农英才”工作站建设资格,获得省级资金95.4万元,成功创建市级C类人才创业园1家,区级农播基地2家,孵化实体人才团队4支,建立院校合作项目15个,开发农业课题3个,引进新型科技人才50余人。二是落实乡村人才扶持政策。制定“新农人”奖补政策,明确扶持农创客创业政策,并鼓励农创客参与农业竞赛评比、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今年以来,共制定“三农”奖补政策40条,其中安排支持“新农人”发展奖补资金200余万元。

二、改革完善农技推广体制

我区充分发挥公益性和市场化等不同类型主体的特点,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一)聚焦体系建设。每年研究出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方案,加强区、镇、村三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服务机构公益性职能,完善“专家+农技员+示范主体+农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区级产业团队专业组3个,明确区级农技指导员46人,全区所有行政村均设立村级农技员,成功建立四级联动的农技推广网络。

(二)注入新生力量。联合人社、教育等部门,实行高考招生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招聘并轨引才方式,委托浙江农林大学为我区订单式培养本科层次基层农技人员,目前已招收农学类人才4名。

三、加速土地流转

(一)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对土地开展村集体流转、规模化流转制定相应的奖补政策。截至2023年底,全区流转地总面积111599.58亩,2023年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153567.78亩,流转率72.7%。

(二)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完成必要的区域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标准地净地评级分类,设置标准地控制性指标,实现农用地资源优化配置、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地5.2万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4万亩,粮食作物与蔬菜轮作5千亩,蔬菜4000亩,水果、水产、中草药、花卉等3000亩。打造数字应用建立土地信息库,创建皋埠街道万国家庭农场标准地项目等一批农业标准地高质量示范项目,带动全区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

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866元,同比增长7.3%;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4元,同比增长15.2%,位列全市第一;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527,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一)注重农村一二三产业提质增效。制定《越城区东部片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把东部片区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衔接起来,发挥6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导入金银花种植、蚕种养殖、毛竹加工等共富消薄项目,推进产业集聚,提升农村造血功能。深化运营强发展。

(二)扎实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激活闲置农房约1.6万平方米,培育扶持凤栖小院、陶所花庄、浮生虚度等特色乡村民宿,增加村集体收入495万元、增加农民收入615万元。

(三)引入专业技术力量开展村庄市场化运营。如皋埠街道坝头山村、西湖岙村与第三方公司成立强村公司,两村每年可保底分红100万元;富盛镇上旺村采用以“保底+一事一议分成”的运营模式委托第三方开展运营,预计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陶堰街道白塔头村与建元电力开展整村运营,引入东鉴湖未来农场项目,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50余万元提升至70余万元;打造越城区农产品展销馆,鼓励强村公司开展农产品组货供货,由第三方运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运营带动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村分红收入,让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四)注重政策推动增红利。不断拓展转移性收入来源,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稳定和加强农民种粮补贴,按时足额把惠农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2023年全年发放惠农奖补7269万元。

五、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

2023年全区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12个,全区1468户农业主体参保,提供保险保障3.8亿元,全年受理案件2342件,已结2342件,结案率100.0%;向927户农户支付赔款2530.15万元,赔付率163%;开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3个,商业性农险1个,全区种植物参保21723.5亩,生猪投保92525头,提供保险保障1.16亿元。全年受理案件387件,已结387件,结案率100.0%;向5184户农户支付赔款984.5万元,赔付率142%,消除农业生产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与困扰,减少农民后顾之忧。

感谢您对我区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人:周蕾,联系电话:88316458


绍兴市越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2024年6月23日


信息来源: 区农水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