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机关干部:
《鉴湖街道年轻干部培养方案(试行)》已经党工委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鉴湖街道工作委员会
2024年11月11日
鉴湖街道年轻干部培养方案
(试行)
为认真落实全市、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加快年轻干部培养使用,持续完善年轻干部“选育管用爱”全链条机制。结合我街道实际,研究提出如下举措。
一、深化“凝心铸魂”工程。注重思想引领,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纳入年轻干部培养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部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政绩观教育常态化机制,把正确政绩观教育作为年轻干部培训开班“第一讲”。建立青年理论学习组,常态化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导师领学、研讨交流、辅导讲座、专题报告、主题宣讲、考察学习等方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小组成员作为发起人轮流组织学习,原则上每两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活动。积极推选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年轻干部“政治特训营”。
二、优化“导师帮带”机制。全覆盖式开展新入职干部、“90后”年轻干部“一对一”导师帮带制,通过明确导师、每月谈话、领办亮点工作。记录成长等流程,全过程纪实传授本领、答疑解惑、谈心谈话等情况,共同写好年轻干部“成长记录”,定期了解年轻干部成长情况,帮助年轻干部系好“第一粒扣子”。
三、开展年轻干部赛比活动。开展中层“擂台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分层分类搭建展示平台,为干部动议工作提供人选建议。推动“中间队伍”成长为“中坚力量”,促进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及时更新中层干部、成熟干部、“90后”干部“三张清单”,抓实源头储备,延伸人才“储备链”。
四、实施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年轻干部应具备的“七种能力”,将能力提升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支持年轻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深化改革、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城乡规划等专业培训,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区级擂台赛、座谈会、培训班等系列活动,让年轻干部在“练”中强本领,在“比”中提内功。
五、搭建成长“快车道”。注重前瞻谋划,强化分析研判。常态化研究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全面分析年轻干部结构功能、培养成效和短板问题,明确方向,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盘活街道岗位资源,优化年轻干部成长通道。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专班、项目一线压担历练,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有针对性规划成长路径,有序推动内部轮岗,推出内宣、外宣等岗位进行顶岗交流,加强多岗位锻炼。
六、注重政绩观闭环考核。做深做实政治素质专项考察,在日常调研、谈心谈话、考察考核等过程中突出对践行政绩观情况的了解掌握,注重以事察人,将一贯与一时相结合,将显绩与潜绩相结合。落实好《鉴湖街道驻村社队伍考核方案》,组织新入职干部、选调生开展基层微调研,引导年轻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倾听群众心声,树牢宗旨意识,每年至少领办1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件信访件,新入职干部每年形成至少1篇专题调研报告。
七、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落实主要领导集体谈、分管领导单独谈、科室负责人日常谈,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廉政谈话等,增强年轻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引导年轻干部摆正心态。主动纠正年轻干部不敢担当、“坐等提拔”等消极思想,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扯袖提醒。
八、强化激励关怀。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正确对待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失误被问责处分的年轻干部,为主动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每半年开展一次“向组织说说心里话”活动,建立心里话反馈机制,及时回应年轻干部诉求,疏解干部思想症结。
九、加大使用力度。坚持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着眼干部队伍长远建设需要,统筹考虑职务职级晋升。每年统筹一定数量岗位,用于提拔重用在经济发展、生态环保、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突出实干导向,
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把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严把中层干部调整预审关,落实“三个一律”要求,不断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调整事业人员混编混岗。由党建办牵头建立《年度年轻干部成长手册》(一人一表)(附件2),每月对照六大指标及负面清单实施量化积分制,综合评价年轻干部日常工作表现。
本方案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附件:
年轻干部成长手册月报表(一人一表)
附件:
年轻干部成长手册月报表(一人一表)
姓名: 岗位: 填报时间:
序号 | 考核指标 | 内容 | 自评分 | 复核分 |
1 | 政治铸魂淬火砺兵 | 按时参加青年理论学习组活动(1分/次);组织发起导师领学、研讨交流、辅导讲座、专题报告、主题宣讲、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的青年理论学习活动,根据并做好宣传、台账工作(根据活动难易程度酌情计1分-3分/次,如多人合作发起则参与人员平均计分) | ||
2 | 导师帮带赛比亮兵
| 高质量完成年轻干部成长记(1分/次);和导师共同领办一项亮点工作(2分/项)。 | ||
参加街道各类“擂台赛”、技能比武(2分/项);参加区级各类“擂台赛”、座谈会(发言)、经验交流(发言)(3分/次)。 | ||||
获得国家、省级、市级、区级综合荣誉或个人单项先进(含同级别技能竞赛比武获得一等奖)的分别加10分、5分、3分、2分;获得街道年度、季度考核优秀的,分别加2分、1分。 | ||||
3 | 服务基层实干点兵 | 在试点工作方面,每承担一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试点并完成工作任务的,分别计5分、3分、1分(由该试点参与人员平均计分); | ||
高质量办理群众急愁难盼、信访件,计2分/件;每年结合基层实践及自身岗位完成至少1篇专题调研报告,计3分/篇; | ||||
4 | 综合集训分类练兵
| 参加各类培训,计1分/次,每月1分封顶;在信息工作方面,获得国家、省级、市级、区级两办信息刊物录用的,每有1篇分别计10分、5分、2分、1分,获得国家、省级、市级媒体平台信息录用的,每有1篇分别计10分、5分、2分(信息岗年轻干部当月分数为所有年轻干部所得分数的平均分)。 | ||
参与专班、项目一线,非脱产计3分/次,每1周算1次;脱产的计1分/次,每1周算1次;轮岗、顶岗,非脱产的计3分/次,每1周算1次;脱产的计1分/次,每1周算1次。 | ||||
5 | 负面清单 | 参照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负面清单”事项酌情扣分 | ||
6 | 当月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