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动态>政府动态

它是绍兴人的骄傲记忆与工业辉煌

发布日期: 2025- 01- 21 09: 56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今年,是迪荡新城建设的第20年,这块变化巨大的土地,见证了绍兴工业的辉煌,这里,便是在绍兴工业发展史上绘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绍兴钢铁厂旧址。近日,有关绍钢俱乐部旧址将作为工业遗址被保留下来的消息见诸报端,给曾经的绍钢人带来了新的欣喜。记者通过对被列入绍兴市首批工业遗产的绍兴钢铁厂雕塑的探访,抚今追昔,试图还原这段至今仍令老绍兴念念不忘的辉煌。

现立于绍钢纪念公园的“绍钢工人”雕塑。

“绍钢工人”老照片。

位于云东路和迪荡湖路交叉口的绍钢宿舍楼,现已荒废。

曾经的绍钢俱乐部。

“绍钢工人”雕塑背后的故事

沿着西施山路一直向西走,便能在范蠡路与西施山路的交叉口处,看到一个巨大的白色雕像,这便是原来矗立在绍兴钢铁厂大门入口处的“绍钢工人”形象,只见他头戴鸭舌帽,一手拿着钢钎,一手托着“科技”标志,两条腿呈弓步站立,浑身肌肉线条流畅,身材高大健硕,仿佛下一秒就会投身到钢铁冶炼工作中去。

据了解,“绍钢工人”雕塑落成于1987年,其雕塑的人物原型为全国劳动模范、绍钢工人边平福。边平福是绍兴钢铁总厂轧钢分厂甲班工段党支部书记,他组织甲班工段工人刻苦学习生产技术。在他们的艰苦努力下,1978年3月份,轧钢分厂甲班工段线材平均班产达到110.3吨,各项指标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同年5月1日,边平福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12月7日被评为全国冶金战线劳动模范,并赴京出席冶金部召开的全国冶金战线工业学大庆群英会。可惜的是,1983年5月4日,边平福在处理轧机故障时,从轧机上的简陋通道经过,一脚踩空直接落到轧机之上,不幸殉职。

在绍兴钢铁厂成立30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位全国劳模,厂方提请为其塑像,据绍兴钢铁厂原工人李仁毅介绍,当时厂方专门邀请了中国美院的雕塑家来雕刻边平福的塑像。该塑像雕刻完成后,便立于原绍钢厂入口处,供后人瞻仰。据都泗社区干部金芳莉介绍,如今的盛世名苑小区一期的大门就是当时绍钢厂的大门,“绍钢工人”这一塑像原址就在盛世名苑一期之内。

世纪更替,城市更新,绍兴钢铁厂于2001年停产歇业,2005年初让地于迪荡新城。“绍钢工人”雕塑在2007年从原地被移走,存放于当时的“迪荡开发办公室”。2011年,在当年绍钢厂焦化分厂化产回收工段的地基上,绍钢纪念公园落成,“绍钢工人”雕塑重新竖立于公园内,站在公众面前。

为了继续探寻“绍钢工人”雕塑的故事,记者来到了绍钢现存的家属院绍钢新村。绍钢新村位于东池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附近,共分为5个村,新村里的居民大多为绍钢退休工人。在绍钢新村五村,记者得知“绍钢工人”原型边平福的妻子还健在,现在正住在绍钢新村二村。匆忙赶到不远处的绍钢二村后,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边平福的妻子已经随孩子搬到了龙骧园,“她是我的师母,边平福是我的师傅,我和师傅以前一起在轧钢分厂工作。”原来,这位老人正是边平福的徒弟俞华兴,于1969年进入绍兴钢铁厂工作。

今年75岁的俞华兴,说起师傅边平福时充满崇拜之情:“我师傅当时在全钢厂都是出了名的勤快肯干,一般来说,我们上班都是八小时工作制,他在我们上班前一个小时就到厂里了,这一个小时里,他会检查全工段的所有机械,看看是否有故障,了解情况。不管天冷还是天热,所有岗位他都会去看、去做,非常肯吃苦。他担任我们工段领导的时候,我们工段年年都能拿先进!”

老一辈人的骄傲记忆与工业辉煌

绍兴钢铁厂对于老一辈绍兴人来说,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浙江还是一个农业省,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迅速开展,全省对钢铁的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建立浙江自己的钢铁工业,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1956年2月,浙江省委决定筹建浙江钢铁厂,通过对绍兴、萧山、杭州三地的实地考察,省委决定厂址选择在绍兴市区五云门地块。1957年,绍兴钢铁厂建成,当年11月26日下午,在绍兴钢铁厂的1号高炉内流出了浙江第一炉铁水,第二天的《浙江日报》对此事进行了整版报道,不仅发表《浙江现代钢铁工业诞生——浙钢绍兴分厂昨正式投入生产》的报道,还发表了《欢呼浙江钢铁工业的诞生》的社论。至1960年底,绍钢先后建成一铁、二铁、炼钢、轧钢、铸管、焦化、机修等多个车间并投产运行,厂区内还设有公路、铁路、水运码头等配套设施设备。

“当时的绍钢厂非常大,光食堂就有4个,工人最多的时候有1万多人!”俞华兴边晒着太阳,边说着绍兴钢铁厂的故事,引来同小区里不少绍钢工人讨论。同为绍钢工人的王爱芬便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绍兴钢铁厂于1957年建成,但在1960年,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停产歇业过一段时间,于1965年又重新开始运行。

改革开放后,绍兴钢铁厂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据迪荡街道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吕尧庆提供的资料显示,至1990年,绍钢已设有8个分厂、1个劳动服务公司、24个管理科室,全厂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拥有高炉、轧机、焦炉、电炉、铸管机、发电机组等700余套生产设备,主要生产硅铁、铸铁管、线材、钢锭、高炉锰铁、冶金焦炭等。绍钢的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产品,高炉锰铁、硅铁还出口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地,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自1986年以来,绍钢荣获国家一级计量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及审计先进企业等称号,企业党委也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浙江省委授予全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绍钢厂不仅工业成绩亮眼,工人福利也是当时绍兴企业里数一数二的。俞华兴告诉记者,当时绍兴有句话叫“绍钢工人三十六,走起路来的粒各”,三十六即36元工资,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个月36元工资的绍钢工人无疑成为了所有人“眼热”的对象。“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是我们厂效益最好的时候,绍钢俱乐部也是那个时候建起来的,里面还有电影院,可以看电影。那个时候说出去自己是绍钢工人,都是很骄傲的事情。”王爱芳笑着补充说。

原来在绍钢厂轧钢分厂的赵女士听到讨论的声音,也过来凑热闹,看到记者手机里拍摄的位于云东路与迪荡湖路交叉口的四幢绍钢宿舍楼,她惊喜道:“这几幢楼是当时给绍钢工人分配的宿舍,我五六岁的时候就住在这里了,印象很深刻,那个时候这里面还有公共浴室,条件蛮好的。没想到现在居然还在。”赵女士的父母也是绍钢工人,赵女士从小就在绍钢长大,见证了绍钢的辉煌。

现存建筑被作为工业遗址保留下来

绍兴钢铁厂大门口“绍钢工人”的塑像,蕴含着绍钢人吃苦耐劳、以身作则的精神。俞华兴作为边平福的徒弟,深受边平福的影响,他告诉记者,当年他们工段在边平福的带领下,每一个人工作都非常认真,每次评优评先他所在的工段都榜上有名。“边平福不仅是我们的榜样,也是全工厂的榜样。”俞华兴说。

俞华兴的右腿在1982年由于工作意外被截肢,即使如此,他还是经常关心与绍钢相关的事情。“我希望我们绍兴钢铁厂现有的建筑能够保留下来,可以供后人参观。我也希望边平福的那种精神能够一直流传下去。”俞华兴说。

在采访间隙,王爱芳还回家拿来了她保存的绍兴钢铁厂厂徽。她告诉记者,曾经有人花10元来收这枚厂徽,但她认为,这是自己保存的与绍钢厂最后的纪念,哪怕再高的价钱都不会卖。

绍兴钢铁厂在2001年停产歇业后,为纪念绍兴钢铁厂这一绍兴的骄傲,2007年,绍钢纪念公园落成,“绍钢工人”雕塑默默屹立在公园中心,雕塑前,是一段原绍钢铁轨的轨道,向外延伸着;雕塑后面,是篆刻了整整一面墙的《绍钢碑记》,述说着绍兴钢铁厂的历史,“绍钢五十年,因时而立,顺势而退。无论进退,皆随时代之潮流,承载繁荣昌盛之梦想,不离造福桑梓之意旨;或兴或消,皆书写时人之奋斗,为历史之见证,城市之记忆。”读之便仿佛见证了绍兴钢铁厂的兴建、辉煌与衰落。

如今,位于云东路与迪荡湖路交叉口附近的四幢绍钢宿舍与绍钢俱乐部已经荒废多年,里面早已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据越城区房征办征收科负责人朱越介绍,绍钢俱乐部后面的一大块土地现今已被某建设方拿地,计划建造低密度的住宅,而绍钢俱乐部旧址,则会作为工业遗址被保留下来,供人参观。由此,“绍钢工人”雕塑及其他绍钢建筑所寄托的绍钢精神仍将流传。


信息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