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民李女士从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看完病,走到越西路洋江路口,发现该公交站牌名字已从原先的“越西路洋江路口”改成了“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东”,整个站牌焕然一新。“由路口名改成附近新的医院名,对就医人群来说更好辨认了。”李女士说。
这两天,绍兴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忙着更改部分公交站名,安装新的站牌。涉及越城区的有10多个站点。除了线下站牌更换,线上导航系统以及公交车语音播放系统已同步更新,方便乘客公交出行。
展示城市更新成果
这两年,镜湖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涉及拆改的地方相对较多,因此部分站点名称已经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为此,结合热心乘客的诉求、属地车队的反馈以及相关街道的建议,去年绍兴市公交集团进行了整体摸排,确定了一批需更改的公交站点。
“一方面是城市新地标的出现,公交站点要与时俱进。”绍兴市公交集团第一公司运营服务科科长张孙荣介绍,比如涉及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的两个更名站点。
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去年12月已经启用,前去就医的人越来越多。大型医院是公交站命名的重点地标建筑,“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东”相较于原先设置的“越西路洋江路口”,更具辨识度。医院方面,也有强烈的更改公交站名诉求。
“地铁镜湖医院站”顺势改为“地铁人民医院总院站”,突出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另外考虑到该公交站点位于地铁口,为了体现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又保留了地铁元素。
这几年,镜湖新区的新小区越来越多,且入住率也在不断提升。公交站名也要与时俱进,体现城市建设的最新成果,把新地标纳入公交网络。张孙荣说,像这次“三家村”改成“龙湖金帝天汇府”就是其中的代表。三家村已经拆迁,再使用该名字明显不合适。考虑到该公交站点附近仅有一个新小区龙湖金帝天汇府,而且住宅小区建成后保持稳定,结合灵芝街道的建议,该站名最终更改为“龙湖金帝天汇府”。不过,也有市民提出,为何不以周边重要商业综合体命名。对此,张孙荣表示,用商场名字就偏离了公交的公益属性,属于商业行为,按规定需要冠名费,以抵充更换的成本费。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企业有生命周期,容易出现变更,不像住宅小区、学校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
公交站名规范化需要
“这次公交站名的更改,有些是出于公交站名本身规范化的需要。”张孙荣说,比如随着城市变迁,原本的地名已经不存在了。像是“正大建材区”更名为“镜湖直江滨河公园”,是因为正大建材区已经搬迁。镜湖直江滨河公园建成后人气很旺,已经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公交站名换用这个新地标,顺理成章展示了城市新区的发展变化和建设成果。
“灵芝村委”更名为“灵芝社区”,则是因为灵芝村已经村改社。
有些出于站名文字表达更规范、更精准的需要。像“越秀外国语学院(西大门)”更名为“越秀外国语学院西门”;“越秀外国语学院北大门”更名为“越秀外国语学院北门”;“体育中心(南大门)”更名为“越城区体育中心南门”,“体育中心(北大门)”更名为“越城区体育中心北门”,用上全称以后就有了辨识度,避免混淆。
有些则跟随原本的地名更改而更改,像是“市职教中心”更名为“绍兴开放大学”,“滨海新城便民服务中心”更名为“滨海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东”,“滨海新城行政服务中心”更名为“滨海新区行政服务中心”。
绍兴市公交集团运营管理部经理何竹标说,公交站的命名有一定的规范,一般以周边一两百米半径内的标志性建筑物为主,重点涉及医院、学校、小区等。公交以服务民生为主,没有特殊情况,站名不会随意更改。因为长年累月沿用下来,如若更改,市民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且公交站名更改需要成本,涉及站牌更改、图纸更改、系统报站更改等,平均一条线路成本就要两三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