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动态>政府动态

打造研学游标杆城市 越城如何展现“首位”担当?

发布日期: 2025- 02- 19 11: 45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近日,记者从越城区文广旅游局了解到,去年以来越城区新创建成功3家市级研学基地,分别是绍兴市城市展示馆、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浙东运河博物馆。至此,越城区市级及以上研学旅行基地数量已达13家,位居全市前列。这一进展标志着越城区在打造研学游标杆城市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越城区仍需在研学线路设计和服务设施完善方面持续发力。

新晋基地各具特色

此次新认定的3家市级研学基地,各具特色,涵盖运河文化、城市建设、非遗等多个领域,为越城区研学旅行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市级研学游基地的认定标准包括场地规模、举办活动场次等,需要基地有良好的运行情况,并设有专门的活动专区;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并配备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的专业讲解、辅导人员,提供互动性、趣味性和引导性的讲解服务等。

绍兴市城市展示馆位于镜湖新区,该场馆突破传统展馆的静态展示模式,运用高科技手段,打造了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绍兴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成就。去年以来,该场馆开发出“悠悠乌篷船”“即见花灯”等研学课程,吸引了不少市内外青少年前来体验。

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游基地设于中心城东校区,围绕科技创新以及绍兴本土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等课程开展研学活动已有20余年。现已开发形成了含科学探究、平安自护、生活技能、素质拓展、艺术创作五大领域30多项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每天接待研学人员五六百人。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该基地的课程和设施设备也在不断优化。去年,该基地增加了机械臂课程、真人CS枪支等设备设施,升级丛林探险等相关课程。

学生们在浙东运河博物馆研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浙东运河博物馆研学游基地去年引进了第三方运营公司,对运河主题研学游课程进行系统化开发,目前已推出涵盖历史人文、水运水工、运河遗产、运河保护、海上丝路等浙东运河的多个方面的研学课程,并且配套开发了特色文创教具多款,兼具科技感、实践性、美观度、教育性,还设计了浙东运河博物馆研学线路、浙东运河博物馆精品活动线路、浙东运河博物馆党建活动线路三大类研学线路。去年共举办研学活动近500场。

研学之城越城底气足

越城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鲁迅故里、沈园、兰亭等名胜古迹闻名遐迩,为发展研学旅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越城区高度重视研学游发展,将其作为推动文旅融合、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特色研学品牌。

“研学基地等级标准的认定激励着各基地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服务设施,推动越城研学游品牌不断向好发展。”越城区文广旅游局会稽山旅游开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谢潘佳介绍,前期越城区文广旅游局会联合越城区教体局走访各研学基地,给他们讲解认定标准,指导基地完善和提升,从而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服务。

目前越城区共有研学游基地39个,其中省级及以上2个,市级13个,区级24个。为激发各研学游基地的积极性,越城区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等,根据基地规模和举办活动的场次以及与其他基地合作共建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为打响越城研学旅游品牌,去年以来,越城区开展“校园基地联动”主题研学活动2次,全区范围内开展研学活动72场,赴河南、四川、上海等地开展旅游推介,重点推广研学旅游。

打造研学游标杆城市

越城区研学游发展起步较早,“跟着课本游绍兴”研学品牌曾领一时风气之先。近两年,随着古城不断改造更新,研学基地也越来越多。采访中,不少从业者表示,越城要打响特色研学品牌,还需继续深挖文化内涵,整合优质资源,创新产品供给,完善服务体系。

具体来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制定研学旅行发展规划,出台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研学旅行发展;整合资源,打造精品研学线路,串联起分散的研学资源,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研学线路,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创新产品,提升研学旅行体验,开发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研学课程,运用VR、AR等新技术,增强研学旅行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谢潘佳介绍,今年越城区的研学游基地产品等供给将更加丰富。除了各大特色景区和文化场馆,越城区还将着力推动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和低空经济三大特色产业园区创建省级研学游基地。经过前期走访调研,这些特色园区已具备相应的基础,有专门的研学场地,如低空经济产业园区也开出了研学课程,不过课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方面也要进一步补足。


信息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