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黄酒小镇积极贯彻区委区政府聚力聚焦“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高地”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辨识度打造”三大核心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高效能、高质量推进。现将重点、亮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重点与亮点工作
(一)黄酒节活动筹备上进行“新尝试”
2024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于11月7日在黄酒小镇举办,本届博览会首次尝试打破往年为期一周的绍兴黄酒嘉年华活动,将活动周期延长至一个月,推出以“越酒越自在,此刻共狂欢”为主题,划定“助力·黄酒产业”、弘扬·黄酒文化”、“促推·黄酒新生”三大板块,以“运动、音乐、文旅”为活动主旋律,举办15场配套活动,截止11月27日,共计接待游客24.1万人次,开幕式当天游客人数达2.2万人次,同比增长101.79%,以酒为媒、以节会友,打造酒旅融合、与民互动的行业盛会,促进酒业间交流互鉴、开放合作,推动绍兴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酒类产业运营上迈出“新步伐”
一是开展酒类贸易。与深圳四季行酒业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成功完成第一笔酒类贸易业务,正积极筹备后续贸易业务,并对接托斯卡纳、普利亚等意向酒商,不断拓展贸易的范围和规模;二是筹建行业促进会。牵头筹建绍兴越城黄酒产业促进会(筹),已在景区入口设立促进会官方唯一特价销售点并正式对外营业,同时7家促进会酒企已在民国坊北入口越酒特色街区域入驻开街。三是打造酒类观光工厂。拟选址于东浦街道治安服务中心北侧,面积约17亩,目前已完成签约,正在与客商深入对接中。
(三)实施精准招商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启动黄酒小镇八号地块项目。项目用地面积约125亩,建筑面积约8.4万平方米(地上),总投资约16.7亿元,已经完成投资约5.07亿元,目前正在进行方案及控规调整。二是深化与欧圣集团的合作。与新加坡欧圣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深圳鲸禧总部,项目位于黄酒小镇民国热吧区块,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三是开心麻花正式演出。小镇定制版喜剧《捞金晚宴》首演反响热烈,计划每年演出100场次,预计覆盖观众2万人次。
(四)重点项目建设上跑出“新速度”
一是全力推进防洪排涝工程。由于第一次申报国债项目,对政策把握不够全面,导致在后续多次反复优化方案,项目推进进度滞后。黄酒小镇积极向上沟通汇报、争取支持,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协调及相关区级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成立工作专班、每周召开专题协调会、调整优化方案、明确推进“方案清单、路径清单、支付清单”三套清单等,使得项目推进节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新突破,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已形成最终优化方案,并已得到省政府办公厅领导批示“同意办理意见”;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已完成总形象进度的18%,三期工程已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河坎挡墙施工分项目部进驻施工,已累计支付特别国债资金约2.1亿元,预计到年底二期完成总形象进度的30%,三期完成总形象进度的5%,确保支付3.5亿元特别国债费用。二是扎实推进修缮项目。完成老街修缮项目13个,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民国坊部分区域作为2024年黄酒博览会举办场馆已顺利召开;三是大力推动游线沿岸景观建设。水上游线西线沿岸(大树江沿岸)景观提升工程项目,长约2公里,计划投资约80万元,分两段实施,一标段11月22日开标,目前已进场进行土地平整;二标段游船停靠点11月25日已发布招标信息;临时码头已开始建设,预计12月15日完成,确保2025年春节前完成水上游线西线贯通并试运营。
(五)景区品质优化上实现“新提升”
一是开展荣誉争创。景区顺利通过2024年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目前正在制定创建提升规划和年度计划;2024年9月6日,黄酒小镇作为绍兴唯一上榜景区成功入选2024年度长三角美好旅游目的地(自驾休闲类)省级荣誉称号,使得小镇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二是挖掘研学游项目。围绕酒文化、水文化、桥文化等主题,通过资源调研课程开发、试运行、完善推广、复盘反馈等环节,开发对话徐锡麟—诗歌言志、造船乘风向未来、越酒文化我传扬等研学活动,打造具有越城特色和辨识度的文化游线;联合雨蛙文化、新东方文旅等旅行社和平台,推出“越酒三章”、“研千年黄酒 存状元鸿志”等系列课程产品,今年以来,已投用特色研学活动项目7个,其中与浙东运河博物馆携手打造的“越酒行天下 运河连古今”研学课程入选第三批绍兴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优质课程”,截止11月底,共接待研学579余批次超1.1万人;三是打造活动矩阵。精彩举办醉东浦·过“龘”年、微醺“酵”友季、跟着古人过端午、星河长酒醉七夕、“醉东浦·酒有戏”黄酒小镇国庆奇妙游等传统节庆主题活动,以及举办宋韵水上婚礼、共酿一缸酒、酒仙会市等特色热门活动,打造丰富的活动矩阵,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1-10月,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108.6万人次,营业收入约1085.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96.3%、115.8%,国庆期间游客超9万人次,营业收入达73万,分别同比增长27%、28.4%。获全国新闻联播、央视4套等多家国家级权威媒体,共计20余次正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