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组织机构>镇、街道>皋埠街道>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30602002582120M/2025-00850 组配分类: 一般规划
发布机构: 皋埠街道 发文日期: 2025-03-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皋埠街道2025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5- 03- 25 12: 08 浏览次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上级部署和党工委要求,聚焦“产城融合的皋埠样板”这一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现代化城市“芯”标杆。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坚持高标定位谋发展,奋力推动产业层次更新迭代

一是探索多元路径招商。携手集成电路管委会,计划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精准围绕产业链招商,确保当年签约项目落地率超50%;依托存量项目,招引外资超2000万美元。强化以商引商,借力芯联、长电等头部企业,系统布局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拓展资本招商渠道,探索并购入股等多种形式,引导优质企业落地。

二是推动内生项目发展。聚焦培育新的一批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提升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能力。通过政策优化与产业链协同,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共摸排二次开发项目20个,预计新增产值25.3亿元,计划投资11.6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7.35亿元。推动二次开发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当年新增产值达亿元以上。

三是加速重点项目建设。聚焦“落地见效”靶向发力,通过清单化管理明确节点、图表化推进压实责任、节点化督导破解梗阻,力争2025年芯联三期、图双精密主体结顶,华盛雷达项目投产,做好政府投资及平台项目保障。全周期强化要素保障,落实资金配套,先行探索工业用地“合作开发”模式,激发本土传统企业投资意愿。聚力打造标杆工程,以智能工厂、数字园区等示范项目为引领,形成“竣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滚动发展格局。

(二)坚持建管并重优品质,奋力推动城乡发展融合并进

一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围绕“一区三片双轴双带”核心架构,加速集成电路配套产业园(南片)起势成型,争取集成电路配套产业园(北片)先行区启动开发,做实周边地块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征迁。完成杭绍甬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综合枢纽项目、“东方文化谷”等6个项目房屋征收任务,配合做好人民路一号地块、三泾二号地块、长电人才地块、链主企业配套产业园等17个项目做地出地工作。持续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完成凤鸣、东湖等两个村级工贸园清退,腾出产业空间250亩以上;坚持以亩产绩效为导向,以低散乱污整治出清为抓手,淘汰低效企业50家以上。

二是提升城市承载能力。配合做好地铁四号线TOD项目、东蒿线、独树路延伸段、银城路延伸段等项目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城市交通网络。配合做好110kV电网补强工程(三期)、西园电力扩容建设工程、数实产业园供排水工程、杭电绍兴校区、省人民医院二期等项目建设,系统谋划“大百家湖”区级水利综合项目,为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加强省人民医院周边环境整治,统筹推进中山路、临江路和上樊公路沿线环境提升工作,改善区域形象。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做好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工作,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口袋公园、乐龄中心等民生项目,提供优质休闲、健身及养老服务场所,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宜居、服务优质的现代化社区示范样板。进一步造浓余坤艾美酒店周边商业氛围,增强商业业态的聚合联动作用。

(三)坚持用心用情办实事,奋力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推进

一是深化治理稳基础。重塑“141”基层治理体系,提升网格智治,优化“580”治理路径,健全矛盾纠纷联调、民生事项联办、安全隐患联治机制,创新“产业社区”治理新范式,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构建信访矛盾源头防控、积案动态清零、诉源分层过滤闭环。提升平安综治工作水准,严打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预防,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二是优化服务惠民生。聚焦百姓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科学部署、扎实推进2025年民生工程。着力完善教育医疗等基础服务设施,增强“一老一小一困”关爱照护能力,健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扎实做好扶残助孤、困难帮扶等暖心工程。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与文体活动中心的资源整合,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标识,常态化开展文艺下乡、志愿服务等惠民活动,切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业态引领聚人才。立足“人口强镇”计划,依托杭电绍兴校区、芯联三期、绍芯实验室等重点项目建设和人才专列精准招引,不断提升区域吸引力和承载力,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再新增1.5万人口。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建设、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和文化休闲设施完善,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解决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实际问题,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四)坚持守正创新强文脉,奋力推动文化活力不断迸发

一是深挖文化内涵。以“东方文化谷”项目开发为契机,以“放翁牧歌”共富片区联动建设为路径,把坝头山、西湖岙、吼山三个景区周边村打造成“东方文化谷”的“桥头堡”、集成电路产业的“后花园”。积极争取“三宜两富”项目落地实施,创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拓宽增收新渠道。深挖宋韵文化内涵,擦亮“陆游的乡村世界”名片,分步推进陆氏宗祠、陆游祖居建设,全面打造“东方文化谷”的文化延续带,形成独具特色的放翁文化区域旅游品牌。

二是深耕文旅项目。配合推进“东方文化谷”吼山景区提升工程,协同做好房屋拆迁和道路改造,从基础设施完善、游客体验优化、服务水平提升、运营管理强化等多方着力,倾力打造一站式越文化文旅度假体验地。同步加速东湖风景区提档升级,通过景区周边及东湖老街环境整改,新增公共配套设施以缓解交通压力,提升游客承载力。立足集成电路产业展示中心,依托文化驿站、城市书房等文明实践站点,打造“科技赋能”“产业科普”等研学游实践基地。

三是深化运河保护。坚持文化为魂、生态为基,积极打造皋埠段精品运河游线,依托运河游线东线和埠头,有机串联东湖老街、皋埠老街、樊江老街等特色人文景观,激活城河交融的文化脉络。精心谋划湖心岛等精品节点建设,适时推动运河中段改造及北侧河坎修缮,全面推进沿线房屋修缮和环境整治,通过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市井生活空间再造,持续增强运河文化辨识度与滨水街区生活气息。


信息来源: 皋埠街道
打印 关闭